“梨花開,春帶雨;梨花落,春入泥……”隨著一首耳熟能詳的《梨花頌》,“戲曲進鄉村”文藝演出在泰興市張橋鎮舉行。為進一步豐富村民的夏日夜生活,推動文明實踐“活”起來,。 文藝演出唱響“夜生活” 月光如水,涼風拂面。舞臺上,越劇的纏綿悱惻、京劇的鏗鏘有力,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戲曲節目輪番演繹,引導現場觀眾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舞蹈《泰興花鼓》、說唱表演《暢想新時代》、小合唱《二十大精神傳四方》等一幕幕精彩的表演,將文藝演出推向夜晚“高潮”。 活動現場,演員們熱情高漲、歌聲優美,村民們掌聲雷動、喝彩不斷,完全沉浸在這場“文化大餐”中。 志愿服務傳遞“夜公益” “我看那邊還有免費理發哩,我現在就回家喊老伴兒。”“奶奶,您手機卡頓是因為手機有緩存垃圾,我來給您清理一下就好。”在觀看演出的同時,“為民雙解”志愿服務大集市同步開展,為村民提供愛心義診義剪、手工編發、手機維修、政策宣傳等志愿項目,努力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每一個志愿服務攤位都引得眾多村民駐足,志愿者們也都耐心地為老人家們服務。 此外,活動巧妙利用集裝小屋打造志愿服務攤位,實現服務的全天候覆蓋、“24小時不打烊”,確保無論何時何地,村民的需求都能得到及時響應,真正實現了服務群眾“不斷檔”。 “橋”理夜話點燃“夜文化” “劉正綱,一位年逾八旬、依舊屹立在三尺講臺之上的老教師,他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人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把感興趣的事情做到極致’!”在吳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青年宣講員侯雨琦正深情講述“泰州好人”劉正綱致力于鄉村助教的先進事跡。夜幕降臨,小朋友與家長們圍坐在一起閱讀喜歡的書籍,勾勒出一幅幅溫馨的畫面。志愿者陳霞還講解了“掃黃打非”相關知識,引導大家自覺遠離有害出版物。“這樣的活動,我感覺很有意義,不僅為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也在他們心中播下了閱讀的種子,還融洽了我們跟孩子之間的關系。”郭橋村村民朱巧云笑著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