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勇挑大梁——奮力書寫‘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泰州專場。革命老區黃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邵鳴圍繞“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搶占競爭制高點、構筑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泰州發展大健康產業在這方面有什么探索實踐可以分享?”這一話題,向與會的新聞記者朋友介紹黃橋經濟開發區這樣建設“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 “我們古鎮黃橋有著悠久的食品工業發展歷史,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黃橋燒餅’外,頗具特色的豬、油、酒等制品也小有名氣。”黃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邵鳴說,近年來,我們認真落實泰州市委、市政府發展大健康產業的部署要求,高標準規劃建設全國唯一的“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相繼完成了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產業研究院、長三角國創中心江蘇特醫食品研究所、江蘇省未來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關鍵平臺的設立與運營,為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和優質項目落戶,實現了從傳統的農副產品粗加工領域向生物發酵、營養健康等新興產業的戰略轉型,踏上了全新的發展賽道。具體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接上了行業協會。黃橋經濟開發區瞄準“中字號”“國字頭”,積極“攀高枝”,與國家CDC、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等機構深度合作,在信息獲取、項目上爭、政策對接等方面架起橋梁。自2021年以來,連續三屆成功舉辦全國生物制造與未來食品前沿技術高級研修班,并舉辦了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第一屆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特醫食品國際研討會、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創新發展大會等一系列科技人才活動。 接來了院士專家。黃橋經濟開發區持續擴大院士“朋友圈”,“發酵”院士經濟,聘請陳堅院士、謝明勇院士、金征宇院士、龐國芳院士等一批專家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產業發展顧問,并引進了一批如新型替代蛋白食品、全營養特醫食品、仿生胃腸道生物反應器、智能烹飪機器人等科創項目,有力鞏固了頭部供給的領先優勢和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 接聯招引了龍頭企業。除了鏈接“行業信息源”“頂端人才鏈”,黃橋經濟開發區還基于產業家底,按圖索驥組織專題招商,開展“行業頭部企業進黃橋”系列活動,與美贊臣(中國)、光明乳業、娃哈哈等企業達成合作意愿,華熙生物華東未來食品生產基地、華恒生物合成運動修復劑原料生產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以項目“葡萄串”支撐起產業“大愿景”。 邵鳴表示,下一步,黃橋經濟開發區將以建設長三角最具活力的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產業創新高地為目標,定向聚集創新資源,科學配置產業要素,確保“十四五”末產業規模達百億。重點做好“三區”文章—— 建設先行先試示范區。啟動建設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創新應用試驗區,重點構建“研發試驗、前置審評、市場跟蹤反饋、標準制定、聯席研討五大平臺體系”和“1+N”的創新服務模式,圍繞政策試點支持和審批監管創新,上爭開展先行先試,為產業發展提供安全有序可預期的監管環境和服務生態。 申報產業標準制定區。以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整體納入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產業認證體系為抓手,爭取設立行業標準駐泰機構,形成產業標準、知識產權等一體化服務能力,支持企業凝練總結工藝標準、檢測標準,并逐步制訂上升為行業、國家、國際標準。 打造行業聯盟主導區。聯合相關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組建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行業聯盟,主導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產業生產工藝、標準建設等領域的創新。依托現有科創載體和產業基礎打造“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區域品牌,以覆蓋長三角區域為目標建設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產業共享工程中心,打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型高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