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灑在蜿蜒的河道上,村民尹之鳳與鄰居正駕駛著小船,穿梭其間,仔細打撈著河面上的漂浮物。尹之鳳是一位承包魚塘的村民,因其出色的水性和駕船技能,被村里正式聘為“民間河長”。她告訴記者:“以河護河、以河養河,我們現在基本上每天都巡河,通過我們的努力,河面上的漂浮物減少了很多,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這不僅提升了村里的水域生態水平,還促進了自家魚塘的增收,真是一舉兩得。 據了解,面對村級河道面廣量大的治理難題,泰興在推行河長制的過程中,創新性地將大多數村居兩委干部納入村級河長管理,并充分發揮“民間河長”的補充作用。他們利用村級河長制工作站平臺,積極協商議事,共同解決河道治理中的各類問題,有效推動了河長制各項任務的落地落實。 “我們在河坡上精心規劃并栽植了十多種綠化樹種,總數達到了2000多株,同時,我們還種了2萬平方米的草皮,鋪設了2000多米的道路,并安裝了120多個路燈。經過這幾年的不懈努力和科學管理,尹垛村的河道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根據層層篩選出的問題和短板,制定更加精準有效的措施,將尹垛村的河道打造成為泰州市的十佳幸福河湖,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這份來自自然的饋贈。”古溪鎮尹垛村黨總支副書記村級河長尹愛國介紹。 近年來,泰興不斷健全公眾參與河湖保護機制,加強對“民間河長”的引導,“民間河長”在宣傳治河政策、收集反映民意、監督河長履職、搭建溝通橋梁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進入夏季,氣溫攀升,河失鎮同心村的民間河長和村級河長提前行動,對生活污水入河口進行了有效干預。他們通過封堵改道、納入下水等措施,有效防止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同時,還加強了對沿河村民的宣傳教育,引導大家養成良好的排污習慣。民間河長楊國成表示:“針對河里的漂浮物,我們一方面進行打撈,另一方面利用水管或竹子設置攔截網,確保岸凈綠美、河里清澈。現在,村民們晚上都喜歡在河邊散步、跳舞、健身,這里已經成為了大家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截至目前,泰興已聘請了“漁民河長”“銀發河長”“巾幗河長”“企業河長”“媒體河長”等300多名“民間河長”。他們通過落實管護措施、強化日常巡查、抓好“四亂”整治等工作,逐步從旁觀者轉變為護河的“實踐者”。全市河道環境因此持續向好,一幅幅幸福河湖的新畫卷正在泰興徐徐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