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興市不斷健全公眾參與河湖保護機制,加強對“民間河長”的引導,“民間河長”在宣傳治河政策、收集反映民意、監督河長履職、搭建溝通橋梁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上午,在古溪鎮尹垛村,村民尹之鳳和鄰居駕著小船穿梭在河道上,打撈漂浮物。尹之鳳在村里承包了魚塘,水性好,能駕船,于是被村里聘為民間河長,參與每日河道清理管護。管護好這條河道,既能提升村里水域生態水平,又能促進自家魚塘增收,一舉兩得。 村級河道面廣量大,是河道治理與管護的最大難點。泰興市在推行河長制的過程中,將大多數村居兩委干部納入村級河長進行管理使用。而像尹之鳳這樣的“民間河長”,就是村級河長的左膀右臂。“民間河長”“村級河長”利用現有的村級河長制工作站,積極協商議事,解決各類問題,更好地推進河長制各項任務落地落實。“我們在這個河坡上栽植十多種綠化樹種2000多株,種植草皮2萬平方米,鋪設道路2000多米,安裝路燈120多盞。經過這幾年的管理,所有的都上了一個層面,今年,我們再根據層層篩選,將加大投入、加大管理,努力創建成為泰州市十佳幸福河湖。”古溪鎮尹垛村黨總支副書記村級河長尹愛國說。 進入夏季,氣溫上升,河失鎮同心村的民間河長和村級河長提前對生活污水入河口進行了干預,封堵改道,納入下水,并教育沿河村民不隨意傾倒生活污水,以前的浮萍爆發和各類水華現象今年再沒有出現。 截至目前,泰興市聘請了“漁民河長”“銀發河長”“巾幗河長”“企業河長”“媒體河長”等300多名,通過落實管護措施、強化日常巡查、抓好“四亂”整治,更多民間河長轉變為護河“實踐者”,全市河道環境持續向好,幸福河湖新畫卷正在泰興市徐徐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