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興市遭遇強降水天氣,改造后的老小區迎來大雨的考驗。昨天,記者探訪了多個原先易澇小區,發現原本容易積水的路段在大雨中沒有發生積水,居民為改造效果豎起了大拇指。 “過去下大雨時,門口漫的都是水,人進出都不方便。改造以后,窨井蓋全部換了,下水都暢通了!”昨天上午9時,泰興市濟川街道商井社區居民常國美欣喜地告訴記者,“雨剛下完,積水就沒了,被排掉了。人進出都蠻方便的,太好了!” 據了解,商井社區吳東小組、吳西小組和打撈公司宿舍等是老小區,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已經普遍老化和破損。過去,特別是在汛期,容易出現路面積水等情況,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去年,商井社區吳東小組、吳西小組和打撈公司宿舍等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啟動管網系統優化工程,對該小區的污水和雨水管道進行疏通,同時完善小區地下管網基礎,變“雨污合流”為“雨水入河、污水進廠”,徹底解決了小區污水漫溢、排水不暢的問題。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雨勢很大,但路面無積水,排水順暢,車輛行人正常通行。 同樣在濟川街道張陳社區濱河家園小區,記者看到路面沒有明顯的積水,雨水都順著路面流進排水管網。濱河家園周邊地勢低洼,過去大雨來襲時,雨水難以排出,加之周邊道路內雨水倒灌進小區,造成小區積水嚴重。去年12月,泰興市啟動改造,加大周邊雨水管道口徑,新增雨、污水提升泵站各1座,遇到強降雨天氣時,可通過泵站直接將雨水引流到如泰運河內。 “以前我們這里下大雨,地面上全是水,有的還會往地下室倒灌,來不及排,F在不一樣了,今年下了幾場大雨,一點點水都沒有,路面不積水了。蠻好的!”濟川街道張陳社區濱河家園居民嚴石美連連點贊。 近年來,泰興市扎實推進城區主次干道、老舊小區、背后街巷雨污分流改造,通過將雨水和污水分開,各用一條管道輸送,雨水就近排入河道,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廠,不但減少城市“內澇”,同時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今年,泰興市還將實施13個小區雨污分流改造,以及6個易澇點改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