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創業補貼“無感智辦”;無論是失業登記還是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足不出戶就能辦理;通過就業云平臺,隨時隨地投遞簡歷……近年來,江蘇省泰興市不斷拓展線上服務渠道,強化數據賦能增效,全面提升公共就業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讓企業招人更快捷,求職者找工作更省心,單位和個人享受政策更方便。
就近辦理,服務觸手可及 為打通基層人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泰興市依托原有的社區服務站、村委會等地點、場所,積極推進基層平臺標準化建設,全面建成“城鄉一體化、三級貫通、平臺到村、服務到人”的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城鄉基層的15分鐘標準化基層服務網絡。依托地圖定位和大數據,采用“信息+地圖”模式,推進人力資源基層平臺信息網絡建設,并基于基層平臺專網、聯動“高德地圖”推出“泰興市人社電子地圖”,方便群眾人社事“手機點辦”。同時,圍繞重點群體,推動普惠服務向精細服務轉變,以重點群體就業信息資源庫為基礎,推進精準就業幫扶工作。在崗位推薦上,提高人崗匹配度;在創業指導上,實施精準創業實名制登記行動,提高針對性有效性;在公益性崗位安置上,以需求為導向,加大開發力度,切實兜牢底線。
政策找人,主動服務更高效 “你好,我們公司賬戶上入賬了一筆錢‘穩崗返還’資金,我想咨詢一下具體情況。”泰興市實施“免申即享”模式,成立多部門聯合審核,對嚴重失信、“僵尸企業”、不符合環保政策企業進行篩查;依據省平臺推送的企業參保數據,對社保欠費、緩繳企業進行核查;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直接通過“社銀服務平臺”精準發放穩崗返還資金,實現企業“免填表、免跑腿、免申領”,以“真金白銀”幫助企業減壓。2023年以來,累計發放穩崗返還補貼3223.32萬元,惠及5677家企業。 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泰興市不斷加強部門數據比對、智能提取審核、主動推送發放,變傳統的“等你來辦”為“我幫你辦”,運用“免申即享”“直補快辦”等模式,一攬子兌現穩崗返還、一次性擴崗補助、吸納就業補貼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實現惠企惠民政策主動提醒、智能辦理。
人崗匹配,精準對接促發展 “我們公司需要材料、機械專業方向的技術工人,在泰興市人才網上發布招聘需求后,很快就收到10多份符合要求的求職簡歷。”泰興市華誠機電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翠斌介紹。 針對傳統模式下缺少統一開放的線上對接平臺,求職招聘供需信息不對稱,導致求職者工作難找、招聘者人才難尋這一問題,泰興市打造就業服務融媒體宣傳矩陣,利用“互聯網+就業”云招聘模式,持續加大“就在江蘇”智慧就業服務平臺宣傳力度,推廣使用“泰興人才網”招聘網站,開發“智慧就業地圖”和“泰興零工驛站”微信小程序,形象地展示了園區(鄉鎮)企業基本情況、招聘崗位,具備實時發布、行業匹配、崗位精準查詢、就業政策解讀等多種功能,為求職者、用人單位搭建一體化服務平臺,實現供需信息24小時無縫精準對接的雙向共贏。
為提高市場匹配效率,泰興市創新開展“云上探廠、實景帶崗”“名企推介”等,發布重點企業招聘宣傳視頻;開展“直播帶崗”,讓相關黨政領導走進直播間,當“紅娘”、講政策、說服務、促就業;發布企業用工“招賢榜”,篩選出熱門崗位,進一步擴大了行業頭部企業影響力。2023年以來,已發布重點企業招聘宣傳視頻10期,點擊率超6萬人次;開展直播帶崗12場,超15萬人次通過線上渠道瀏覽觀看;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87場,服務用工企業6000多家,提供就業崗位近4萬個。 泰興市在就業創業服務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不僅提升了公共就業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也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無感智辦”、“政策找人”和“人崗匹配”等舉措的實施,泰興市正逐步構建起一個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就業服務體系。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泰興市將繼續發揮其在就業服務方面的優勢,為更多的企業和求職者帶來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