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大家好!這是我們本地的特色走地雞,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日前,在根思鄉雙港村果小李電商直播中心,村干部葉皓楠對著攝像頭,繪聲繪色地向觀看直播的網友們推介走地雞,并圍繞本地特色農產品進行風趣幽默的解說,吸引了不少網友點贊關注,下單訂貨。 葉皓楠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村干部,怎樣幫助村民、村集體增收一直是他關注的重點,電商讓他看到了發展前景。去年年初,葉皓楠在村里成立直播中心,將地產花生、蕎麥扁團、粳米屑等農副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目前銷售品種達50多種,年銷售額超80萬元。 “我們會根據直播間里客戶的需求,組織貨源。比如,他懷念的小時候吃過的美食,我們就在整個泰興市去尋找,我們鄉鎮沒有的,就去其他鄉鎮進行大量收集,在網上售賣。”葉皓楠說。 在直播中心,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有的正忙著設計產品宣傳圖片,為線上宣傳銷售土特產做好準備;有的正在與線上客戶積極溝通,了解購貨需求;還有的正在分揀打包貨物。正忙著打包元麥的根思鄉雙港村村民李勇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前,在廠里面上班,離家遠很不方便。現在這兒做電商,一個月也能賺到五六千塊錢,還能和全國的網友聊聊天,我特別喜歡這個工作。” 葉皓楠通過線上平臺讓家鄉的優質“土特產”有市場,賣得出、賣得遠、賣得好。同時,通過專業合作社與各養殖戶、家庭農場簽訂采購合同,幫助村里的種植大戶解決銷售問題,由此帶動了近40人就業。 維民家庭農場業主李維民告訴記者:“我們看到村里電商發展得非常好,就到村里流轉了90多畝地來種植特色梨。我們與村里簽訂協議,生產的梨全部由村里的電商銷售出去,這樣我自己有了收益,村里也增加了效益。” “朋友們,歡迎來我家摘桃子啦!”在李秀河村,月月紅家庭農場迎來了桃子豐收。桃園里,青翠的葉子之間又大又紅的果實讓人垂涎欲滴,業主常月紅和村干部一邊采摘桃子,一邊熟練地打開直播,現場銷售水蜜桃。 “今年天氣好,你看桃子這塊深紅色的,日曬足,肯定特別甜。”常月紅告訴記者,她從事水果種植已經有9年了。“以前我們都是在路邊上賣,效益不理想。現在通過抖音直播,我們的效益已經翻了一倍多。”常月紅說。 據了解,李秀河村依托村兩委班子成員、返鄉大學生等群體,建立直播人才儲備庫,把共享平臺搭起來,讓直播帶貨活起來,推動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150萬元。 電商為媒,地方特產“不愁嫁”。近年來,泰興市不斷加快電商發展步伐,完善“電商+直播+合作社+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拓展網上銷售渠道,豐富線上銷售手段,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激活鄉村振興發展新動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