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這方英雄輩出的革命熱土,每一寸土地都在訴說著英雄事跡,每一座紀念館皆見證著紅色傳奇。從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舊址,到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再到楊根思烈士陵園,這片被紅色浸潤的土地孕育出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引領著泰興人民厚德開泰,奮力圖興。
“近年來,我們持續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舉辦紅色故事宣講大賽,讓講好紅色故事成為基層宣講員的‘拿手好戲’,紅色聲音愈發擲地有聲。”泰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華蕾介紹。話劇《星火頌》,再現了泰州地區首位中共黨員、首位黨支部書記、首位縣委書記沈毅同志的革命歷程,“追求真理、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歷久彌新;音樂劇《英雄楊根思》,展現了特級英雄楊根思的不朽形象,“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跨越時空;舞蹈《諜戰玫瑰》、曲藝《風雨小屋》,以沈安娜為原型,彰顯了革命戰士的斗爭勇氣與智慧;《永遠的旗手》《時代先鋒》等眾多原創歌曲,頌贊了革命先烈的英勇壯舉,激勵人們銘記歷史、奮勇向前。
“弘揚紅色文化,是我們文藝工作者的職責所在,歷經‘過去時’,正處‘進行時’,邁向‘未來時’,永遠‘不過時’。”泰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文化藝術科科長李海妹表示。2024年,泰興市制定了《星火傳遞“講演唱走”多維賦能紅色文化品牌》實施方案,為紅色文化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凸顯其在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建設中的關鍵地位。通過深入挖掘并整合紅色文化資源、各類場館和文旅資源,高質量推出了一系列深受群眾喜愛的紅色文化精品,本土紅色文化得到廣泛傳播,人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愈發強烈。
讓紅色故事“講”起來。在文博場館開設“紅色講堂”,邀請革命后代、黨史專家定期講述紅色故事。舉辦“紅色故事會”“紅色短文征稿”,鼓勵分享紅色故事,加強紅色文化交流。 讓紅色情景“演”起來。組織文化館、歌劇團圍繞紅色文化編排微劇、舞臺劇,組織美術館及相關協會開展紅色主題書畫、攝影,通過文藝作品再現歷史場景、展現文化魅力,讓市民在精品佳作的欣賞中,體悟精神偉力,接受文化熏陶。 讓革命歌曲“唱”起來。全面挖掘整理本地原創革命歌曲,組織開展革命歌曲合唱、接力等競賽活動,激勵廣大市民積極參與,以歌聲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對祖國的熱愛。
讓紅色足跡“走”起來。組織開展“5+2”紅色研學游,精心串連愛國教育基地,培育一批優秀紅色講解員,推出1至2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廣大市民在旅程中,遍覽革命先烈的艱辛征程,汲取奮斗精神,再踏新征程。 傳承弘揚本地紅色文化,既要充分發揮紅色歷史以史為鑒、資政育人的效用,更要推動文化傳承與文藝創新碰撞出火花、歷史使命與奮力前行描繪出藍圖。接下來,泰興市將以打響紅色文化品牌為目標,持續推動形式創新、場景更新,激發紅色文化蓬勃生命力、紅色旅游強大拉動力,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文化成為時代新風,為奮力推進“強富美高”新泰興現代化建設凝聚紅色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