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泰興市繼續實施育秧補助政策,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水稻豐產技術的面上普及,進一步調動了種田大戶,家庭農場業主科技種植水稻的積極性,育秧面積超過7000畝,移栽大田面積可達56萬畝,機插秧面積占比將首次超過95%。
日前,新街鎮管鳳村秧池田頭,塑盤育秧工作有條不紊。這塊30畝的秧池地,是新街鎮管鳳村的塑盤育秧專用田塊,承擔了全村近3000畝田的秧苗供應任務。
新街鎮管鳳村退休干部管春明2014年開始在全村普及機插秧。十多年的育秧技術推廣培育了一支成熟的村級育秧專業隊伍,每到育秧季節,他們一直活躍在田頭,為村民和種田大戶、家庭農場業主水稻豐產忙碌著。這樣的村級育秧專業隊伍在全市有四十多個。與村級育秧專業隊伍相比,種田大戶、家庭農場自身的育秧隊伍更多。 在村級育秧、種田大戶家庭農場業主育秧等多重模式并舉的前提下,泰興市今年水稻育秧工作勢頭良好。市農技推廣中心糧作站副站長楊衛健告訴記者:“初步統計下來,全市秧池已達7000畝左右。7000畝,按照1:80的比例,可以栽到56萬的大田,現在種植大戶基本上采用機插秧的方式,育秧面積基本上穩定。”
全市59萬畝左右的水稻播栽面積,機插秧面積達到56萬畝以上,機插率達到95%,創了一個新高,得益于泰興市十多年來的持續財政投入和技術的大力普及,引導機插秧面上推廣。今年育秧期間,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市農技推廣中心七十多名業務骨干,分工到各鄉鎮督查指導育秧工作。“我們定的集中育秧的時間掌握在五月二十日,所以我們建議大戶這個時間不要任意的提前,任意提前容易育成超齡秧。”楊衛健說。 “秧好半熟稲”,盡管距離水稻栽插還有一段時間,但水稻豐產的前奏工作已全面展開,7000多畝塑盤育秧保證了泰興全市的機插秧面積,夯實了全年糧食高產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