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走進延令街道復興社區雙陳二村看到,道路干凈整潔,房屋上的線纜排列有序,墻體彩繪圖文并茂、生動有趣……“過去飛線很嚴重,水泥路坑坑洼洼的,經過這次改造,有了很大的變化,下雨天路上沒有積水了。”談起居住環境的變化,居民孫林對小區改造成果連連點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雙陳二村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因建造年代久遠,基礎設施老化,管線雜亂無章,車輛停放混亂,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去年,泰興市將該小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改造工程啟動前期,復興社區成立工作專班,通過一對一入戶調查的形式,多方征集居民改造意愿,讓民意融入老舊小區改造的全過程。投入近300萬元,從墻面翻新、飛線整治、路燈監控修繕,到雨污水管網改造、停車位施劃,一項項改造工程幾乎涵蓋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生之事關乎全局,城市品質影響未來。近年來,泰興市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加快老舊小區改造,重建幸福新家園,以“翻新”換“民心”。對城區的老舊小區進行全面摸底調查,按照分批次、分區域統籌推進的方式,對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進行升級改造,通過一系列改造工程的實施,不斷改善老舊小區整體環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
在濟川街道興燕社區陽光五季花苑污水管網改造項目現場,挖掘機、鉆孔機同時作業,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陽光五季花苑雖是新建小區,但由于建設時布置排水管道管線直徑小,導致小區排水不暢,不僅給居民們的出行帶來諸多不便,還存在安全隱患。針對此問題,興燕社區高度重視,堅持從居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認真進行實地勘察,制定改造方案,于去年9月開始對小區內污水管道進行改造施工,同時針對小區設施老化的情況,對綠化、場地設施等進行統一提升。 “這次主要增加了雨水管道。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90%,還有173米沒有完成,預計在這個月底、下個月初完工。”陽光五季花苑污水管網改造項目負責人孫中祥介紹。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城市發展中的“民生大事”。根據城建惠民項目計劃,今年,泰興市計劃高標準實施18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總建筑面積約26.48萬平米。同時,充分結合市政設施、節能改造、文體設施、美化綠化、物業管理等元素,根治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缺失、配套功能不全、服務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進一步為民生“提質”,為幸福“加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