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貿易組織發布了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數據:我國進出口5.94萬億美元,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保持了國際市場份額的總體穩定,顯示出較強的發展韌性。 在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大背景下,全球貿易占世界GDP近六成,儼然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貨物貿易不僅為數十億人提供就業機會,推動技術創新與資源有效利用,更是緊密聯系起多國與地區,讓商品、服務和資本自由流動,帶來了繁榮與發展。小到一杯咖啡,大到跨國公司,全球貿易都在塑造著我們的新世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未來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和復蘇的重要貢獻者。 回首過去攻堅克難,中國一直倡導開放合作、共贏發展的理念,積極參與國際貿易組織,并簽署了多項自由貿易協定,為全球貿易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動力。從以主權國家的身份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APEC),到發起成立政府間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SCO),推動了區域貿易自由化和互聯互通;從推出共建“一帶一路”,應用基礎設施建設、貿易便利化等舉措促進沿線國家間貿易往來,到與巴西、俄羅斯等國家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推動雙邊貿易增長,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矢志不渝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立足當下不忘初心,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所做的貢獻不僅僅局限于其巨大的貿易規模、促進貿易自由的行動,還體現在其積極應對全球性挑戰和風險上。疫情之下,精準施策保障全球穩定,中國力量毋庸置疑;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更新和完善;自貿助力,中國東盟攜手共進30周年,合作共贏之路越走越寬;《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巨輪從啟航到對15個簽署國的全面生效,持續釋放政策紅利,自由貿易、多邊主義全新升級;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成為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內需、穩定企業的利器……正是中國深化服務貿易高水平開放的一系列重要舉措,向世界展示中國主動擴大開放、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的誠意的同時,也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展望未來信心百倍,中國將砥礪前行,繼續在全球貿易中做好先鋒。無論是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擴大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源源“活水”;抑或是加強與各國開放合作,推動貿易投資合作的深化,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全球貿易和投資的良性循環;還是繼續積極參與全球性合作機制和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與改革,共推全球貿易走上“快車道”,中國都將成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開放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開放中推進現代化建設,不斷以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的中流砥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