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綠,春風拂袖清明祭。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倡導移風易俗、深入培樹文明新風,讓清明節成為更加安全、文明、和諧的節日,河失鎮舉辦“我們的節日·清明——綠色清明 文明祭掃”主題活動。 憶先烈 砥初心 4月1日下午,河失鎮部分黨員群眾、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黨外知識分子代表、政協委員等來到李作圣烈士紀念碑前開展清明祭掃活動,表達對烈士無上崇高的敬意。祭掃儀式現場,大家向革命英烈敬獻鮮花,謹以鮮花清香之儀,向李作圣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深切緬懷英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踐行弘揚先烈崇高精神,把對先烈的無限崇敬和不盡哀思,轉化為積極工作、干事創業的強大力量。”河失鎮黨員丁慧說。 學事跡 共傳承 為了進一步加強紅色教育,河失鎮團委在清明節來臨之際,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托對革命先烈的哀思,開展“講述英雄事跡 弘揚烈士精神“主題宣講活動。活動現場,“河苗”志愿者從多個角度、不同側面,用真摯的情感、生動的故事、樸實的語言講述烈士感人事跡,共同緬懷英烈、致敬英烈、學習英烈。“當下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我們應該懂得珍惜,更應該懂得銘記。”河失鎮青年志愿者成杰說。 揚新風 更清明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人們把每年第一次吃青團叫做‘嘗春’‘咬春’,吃青團是常有的事……”河失鎮同心圓夢河失義工隊隊員從中國傳統節氣的由來和演變講起,細致講述清明節的歷史由來、清明節的故事、清明節的古詩詞、吃青團的習俗及如今青團口味的演變史,風趣的語言和生動地講述,使參加活動的黨員群眾們聽得津津有味。隨后,義工隊隊員向參加活動的黨員群眾發出倡議,采用鮮花等物品代替傳統清明節祭祀用品,文明祭祀,綠色過清明。 “祭掃在心不在形,別樣清明一樣情。下一步,河失鎮將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陣地作用,豐富‘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引導群眾攜手破除陳規陋習,營造崇德向善、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氛圍。”河失鎮黨委書記焦磊華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