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移風易俗,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文明、綠色、環保、安全的清明節日新風尚,近日,張橋鎮聯合民政科、社工站共同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文明實踐活動。 寄情于儀,追思在心。“同學們,我們將面紙進行多次對折……”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益’彩‘童’行 共護花開”暨“紙花寄哀思 文明過清明”主題活動。社工何蓉向同學們簡單介紹清明節來歷的同時,還手把手的教大家利用現有的紙張制作手工花。折紙、繞線、翻出花瓣……一朵朵寄托著哀思的紙菊花在小朋友們的手中盛開。“老師,你看我做的菊花好不好看?我想做一個最美最漂亮的菊花獻給烈士英雄們!”黃思睿小朋友說道。小小紙花,一翻一折寄托著哀思,引導同學們用科學、文明、綠色的方式來紀念故人。 緬懷先烈,童心傳承。“焦書珍,出生于1921年,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10月6日,赴島石橋偵察敵情,遭遇國民黨部隊阻擊,英勇犧牲。”焦書珍烈士墓前,志愿者焦秀珍向講述了烈士焦書珍的故事。“唯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前輩為革命灑下的熱血令人動容,同學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烈士敬獻小百花,帶著無限敬意對革命英烈默哀,并行三鞠躬禮。“敬愛的焦爺爺,我們一定繼承您的遺志,學習您的精神,沿著您的光輝足跡,前進,永不停步!”戴鵬俊小朋友在聽完焦書珍烈士事跡后,用自己真摯的感想表達對先烈的緬懷之情。英雄已經遠去,不朽事跡永留于世,這份愛國精神將鼓舞著每一位新時代少年。 文明祭掃,綠色清明。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張橋鎮組織青年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到印克仁烈士墓舉行“清明祭英烈 文明寄哀思”清明祭掃活動。在烈士紀念碑前,全體成員懷著對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和無限的哀思,鞠躬默哀、敬獻獻花。隨后,在青年黨員楊正華的領誓下,一起重溫入黨誓詞。此外,為了讓清明節“清潔而明凈”,“星火”志愿者們化身文明勸導員,在各村(社區)公墓周邊,對前來祭掃的村民,開展“紙錢換鮮花”活動,倡導用生態環保方式表達對逝者的敬意。 “下一步,張橋鎮將在尊重傳統、繼承傳統的同時,用實際行動傳遞文明新風,進一步促進張橋鎮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綠色、環保、安全祭祀的意識深入人心,共同書寫文明新張橋。”張橋鎮黨委副書記葉永江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