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竹寒 何妨 毛杰 毛莉 孫剛 劉紅霞 劉成 在江蘇省泰興市宣堡鎮的梅埝村,春日的陽光灑在河長制公園的每一寸土地上,綠意盎然、水波粼粼。這里不僅是村民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更是他們學習、感悟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理念的課堂。村黨組織在宣泰戰斗紀念館以及村河長制公園舉辦的開放式“主題黨日”活動,吸引了眾多黨員和群眾的參與。他們在這里聆聽歷史、緬懷先烈,同時也積極參與到河道的護理與管理中,共同守護著這片碧水藍天。
梅埝村的“民間河長”季冬梅是河道保護的堅定擁護者,她深知河道對于村莊的重要性,不僅關系到生態環境的優劣,還承載著村莊的歷史與文化。在她的帶領下,村民們積極參與到河道保護中,共同打造了一個水清、岸綠、景美的幸福河湖。
在虹橋鎮的涌興村和張公村,連片治理模式讓這里的河道煥發出新的生機。通過統一規劃、系統打造,斷頭河、小中溝得以重新暢通,河道排澇灌溉功能得到顯著提升。同時,綠化護坡、節點打造等工程的實施,使得河道兩岸變得綠意盎然、景色宜人。張公村村級河長、黨總支副書記張津表示,他們將繼續推進全村水系連片治理,打造更多讓群眾滿意的幸福河湖。
近年來,泰興市在農村水環境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他們新建了農村生態河道35條(段)68公里,生態河道覆蓋率提升至52%,位居泰州第一。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泰興市對幸福河湖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他們不僅注重河道的治理與保護,還深入挖掘地區文化特色,將紅色文化、綠色生態等理念融入幸福河湖建設中,讓群眾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與傳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