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兩會順利完成各項議程,圓滿落下帷幕。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在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兩會傳遞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吹響了新時代新征程上堅定信心砥礪前行的奮進號角。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講好高質量發展“硬道理”,要充分把握兩會重要精神,念好“進”字當先、“新”字為要、“實”字貫穿的“三字訣”,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賽道上邁出鏗鏘步伐。 “進”字當先,錨定現代化建設宏偉藍圖。2024年全國兩會,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標注的新方位。回首來時路,我們風雨兼程又滿懷豪情,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改革開放縱深推進,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生態環境質量穩中改善,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方位各領域的優秀“答卷”是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的有力證明。奮進再出發,我們凝心聚力且意氣風發,聚焦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200萬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等新目標,要明確實踐方位,眺望目標方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需求優勢、供給優勢與人才優勢,奏響“進”的主旋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現代化建設藍圖上高歌破陣。 “新”字為要,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的戰略選擇,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位列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首位,這意味著中國正在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賽道上向“新”而行、向“新”圖強。錨定打造“重要陣地”目標,要秉持“因地制宜”原則,抓好“革新”與“創新”兩個關鍵,做到把握域情、分類實施,立足本區域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科研條件,有針對性地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以“改革創新”深耕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賽道,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讓“新”之花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廣闊天地中絢麗綻放。 “實”字貫穿,擦亮高質量發展民生底色。民生底色,折射高質量發展成色。黨中央部署的“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民生福祉類指標在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中超三分之一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民生”二字在高質量發展答卷上愈發鮮明。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系列舉措回應了多群體、多層次的民生需求,健全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健康支撐三個體系解決養老難題;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進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大城市燃氣、供水、供熱等老舊管網改造力度,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種種務實之舉直指民生關切,提升了民生溫度。關鍵之年,應有關鍵作為,要落實全國兩會精神,要讓“實”字貫穿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兜牢民生底線的各個環節,扎扎實實、踏踏實實,鼓起真抓實干的勁頭,保持埋頭苦干的定力,不斷擦亮“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的民生底色,交出“奮發向未來”的高質量發展答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