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精神內涵,營造喜慶、文明、祥和的節日氛圍,泰興市持續圍繞“我們的節日·元宵”主題開展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共同歡慶溫馨祥和的元宵佳節。 包湯圓 話民俗 萬家燈火鬧元宵,一碗湯圓瑞氣盈。元宵節吃湯圓是中國由來已久的習俗。 河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巧手包湯圓 習俗伴我行”活動,河失鎮消防站內,孩子們既興奮又期待地等在桌前,志愿者們拿出準備好的糯米粉、餡料等,隨著雙手的搓轉,一個個白胖胖、圓滾滾的湯圓逐漸擺滿桌面。期間,“河苗”志愿者現場從節日文化內涵、歷史文化故事、傳統習俗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孩子們深入地了解到“元宵節”傳統節日的習俗、豐富的文化內涵,感受中華歷史底蘊的深厚。 濟川街道張陳社區實踐站開展了“龍行龘龘迎佳節 喜鬧元宵心連心”活動。志愿者帶著孩子們包湯圓慶元宵,從備餡、和面、揉搓到捏攏、包圓,孩子們學得有模有樣,呈現出一派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景象。 古溪鎮橫垛社區實踐站在轄區敬老院開展“包湯圓 過元宵”主題活動,大家邊包邊聊有關元宵節的各種習俗,交流各家春節期間的趣事,現場氣氛高漲,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做花燈 鬧元宵 燈籠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寓意著光明、吉祥與圓滿。 廣陵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手巧花燈俏 祥龍鬧元宵”特色實踐活動,“最近還好嗎”志愿者和群眾圍坐在一起,志愿者講解燈籠的制作步驟和技巧,大家互相幫助、齊心協力,折疊、剪裁、拼接……每個環節都一絲不茍、細致扎實,一盞盞喜慶精致的花燈在人們手中躍然呈現。“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要掛燈籠、吃湯圓,還可以看泰興花船。”馬莊村袁媛帶著小朋友邊做燈籠邊說道。 根思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歡樂鬧元宵,和美家風傳”元宵節主題活動,志愿者老師向孩子們講述了花樣燈籠的制作過程,小朋友們用準備好的材料,按照老師教授的步驟認真地剪形、固定、彎絲、定位、造形……一個個漂亮、喜慶的燈籠在小朋友的靈巧小手中逐漸成型。他們紛紛和作品合影,分享著成功的喜悅。 宣堡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邀請全鎮各族群眾代表及其子女共40余人共鬧元宵,在志愿者的精心指導下,家長和孩子默契配合、通力合作,通過指尖上的藝術、巧手制作燈籠。小朋友們一雙雙巧手在“龍燈”上忙活了起來,裁剪、折紙、粘貼,一會兒功夫,一盞盞生動可愛的兔子燈、喜慶洋洋的龍年花燈就映入眼簾,大家愛不釋手,相互展示,分享喜悅。 猜燈謎 共團圓
“猜燈謎”是一項歷史悠久、趣味性強的傳統民俗活動。 珊瑚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法治燈謎慶元宵”等系列活動,活動現場,一條條燈謎整齊排列,謎語生動有趣,內容涵蓋憲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識,吸引眾多群眾駐足、觀看、競猜,群眾在充滿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于一體的節日氛圍中收獲了快樂。 黃橋鎮北街社區實踐站精心選擇了百余條燈謎,內容廣泛,涵蓋黨史、文學、歷史、自然科學等知識,燈謎懸掛在五彩繽紛的節日燈籠上,居民們熱情高漲、興致盎然,積極發揮著各自的聰明才智,踴躍猜謎,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提示討論著,現場洋溢著歡樂、喜慶的氣氛。 濱江鎮五楊村實踐站開展“佳節樂團圓 萌娃鬧元宵”主題活動,志愿者將準備好的一條條精選的謎語懸掛出來,謎面有趣而通俗,內容包含中華傳統詩詞文化、歷史人文、天文地理、科學知識、低碳生活等方面的知識,孩子們認真琢磨,你一言、他一語地互相提示和討論,不時為了一條謎語絞盡腦筋,形成廣泛參與、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