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近年來,江蘇省泰興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因地制宜,完善屬地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組織體系、運行體系、保障體系和制度體系,樹立“大矛盾糾紛調處”的工作理念,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方式,提升矛盾糾紛調處質效,切實將多元解紛作為一項源頭性、基礎性、全局性工作來抓,形成合力,完善機制,系統推進,全力以赴調處好各類矛盾糾紛,形成了一大批基層先進典型。 近來年,泰興市加強市級層面統籌指導,同時鼓勵各鄉鎮(街道)打造具有自身特點的矛盾調處機制,取得了良好基層治理成效。基層矛盾糾紛化解,首先要打好“預防針”。在泰興市河失鎮,全鎮上下積極探索“矛盾不上交”的辦法舉措,找準群眾需求“落針點”,理清基層群眾矛盾糾紛“一團麻”現象,以“一碗水端平”的態度,創新打造了“共同理、大家評”工作法,對每一起矛盾糾紛開展解剖式研究,對重大復雜問題導入眾評程序,并通過舉一反三,針對性堵塞機制漏洞,嚴防同類問題重復發生;在具體實踐中,河失鎮將信訪矛盾糾紛第一道防線建到網格,構建起了網格員排查、村居“聽訴”和黨委研判的三級矛盾預防機制。全鎮的64個網格內,64名網格員依靠“鐵腳板”,每天堅持上門走訪,梳理群眾矛盾糾紛,切實將矛盾糾紛防范在源頭、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
聚焦突發事件中矛盾糾紛處理重點,在“共同理、大家評”工作法中,泰興市河失鎮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思路,對發現的矛盾糾紛采取理情緒、理頭緒、理思緒的方式,巧妙化解各方矛盾,最優化解決問題。為了確保解紛效果,該鎮還創新公開評議機制,引入多方參與、公正評議程序。據統計,近3年來,泰興市河失鎮信訪總量同比下降50%,初信初訪下降70%,及時受理率、按期答復率達100%,群眾滿意率明顯上升。泰興市河失鎮將持續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深入推動“網絡+網格”雙網融合,不斷提升網絡綜合治理和社會治理建設規范化、數字化、網絡化水平,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深化源頭治理,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以共治為創新 打好矛盾化解主動仗
健全運轉機制 強化矛盾調處閉環管理
今年11月份,中央政法委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104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江蘇共有4家單位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名單,泰興市河失鎮光榮入選。接下來,泰興上下將再接再厲,相互學習優秀經驗,在學習中創新,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把治理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讓人民群眾收獲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為強富美高新泰興建設貢獻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