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因其獨特的樂器產業被譽為“東方克雷蒙娜”。樂器產業已成為黃橋的特色產業、富民產業,每年給黃橋鎮帶來產值約12億元。黃橋樂器產業的發展,不僅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
黃橋樂器產業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已有50多年的歷史,以提琴產業為主導,形成包括吉他、鋼琴等多系列樂器產業。目前黃橋鎮擁有各類樂器生產企業220多家,樂器產業從業人員3萬多人,年產各類提琴產品70多萬只,分別占全國總量的70%和世界總量的30%?梢哉f,全世界每10把小提琴,就有3把出自黃橋這座小鎮。
從生產配件到制作整琴,從批量制作小提琴的“工廠”再到定制化琴的精益求精……黃橋的制琴師在摸索中前行。制作一把小提琴,要幾個步驟?黃橋一提琴制造廠相關負責人說,“每把小提琴總共有197道工序,從選料、雕刻、修光到油漆,每一步,每一個工序都要經得起嚴格的把關,完成一把小提琴要10天到12天的時間。” 提琴制作師呂官寶是一名“琴二代”。呂官寶說,“想要制作出好琴,自己首先要成為懂音樂的‘藝術家’。”比起技藝本身,在呂官寶看來樂感和音樂文化的熏陶同樣重要。而這需要一代一代人一起努力,共同賦予黃橋這座城市文化底蘊。令呂官寶欣慰的是:如今他的兒子將小提琴作為興趣,女兒正走在大提琴專業學習的路上。
小提琴早已融入了當地生活,行走在黃橋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時常有清脆悅耳的小提琴聲傳來。從高空俯瞰,黃橋的音樂生態湖形似一把“小提琴”,點綴著這座小鎮。周圍的廣場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中心,人們或跳舞漫步,或拉起婉轉悠揚的提琴……更值得高興的是,提琴、吉他等樂器已經走進當地的中小學,為孩子們打開音樂世界大門。“通過琴韻小鎮的打造,有力推動樂器產品越來越多元、產業內涵越來越豐富、區域品牌越來越響亮。”黃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天的黃橋鎮圍繞著樂器產業鏈前后延伸,發展成集樂器產業、樂器文化、音樂文化旅游以及城市功能于一體的“琴韻小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