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泰興市認真貫徹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按照“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率”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成效。2020-2022年度土地供地率達95.26%,閑置土地處置率達100%。近年來,節約集約用地工作四獲國務院表揚和督查激勵,七獲江蘇省政府辦公廳、自然資源廳表彰激勵。2023年被認定為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
•盤活挖潛優存量• 實施鄉鎮工業集聚區提質增效專項行動,通過連片更新改造、規劃高標準園區等,推動鄉鎮工業集聚區集約化、精品化發展。加大“五未”土地處置力度,通過行政推動、空間拓展、市場重組、司法處置、內部挖潛等多種措施,促進“騰籠換鳥”。出臺《關于推進工業用地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嚴格落實容積率低限要求,明確在低效土地轉讓盤活、降低再出讓成本等方面優惠政策,加速低端低效企業騰退步伐。上述系列舉措,促使全市三年共處置批而未供284宗9493.50畝,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46宗1900畝。位于泰興市黃橋經濟開發區的原石油機械公司用地100畝,因多年開票銷售額、畝均稅收達不到投資協議約定,2018年底收回土地使用權,后公開掛牌出讓給新項目華誠機電,該項目2019年就已實現開票銷售1.26億元、稅收498.5萬元。
•嚴格準入控增量• 實行項目落戶預審制度,推行《泰興市工業項目落戶預審辦法》,明確對擬落戶項目在簽約前開展綜合評估,依據評估結果,分級配置土地要素,靈活選擇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供地。推動空間復合利用。鼓勵園區、鄉鎮(街道)利用存量土地建設四層以上帶工業電梯的高標準廠房,將高標準廠房建設列為節約集約用地單項獎評比指標內容。近3年建成高標準廠房近200萬平方米,2次被省表彰為高標準廠房建設與使用先進地區,位于泰興高新區泰州遠大投資集團新建了一棟六層高標準廠房,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和建設單層廠房相比,節約土地220畝,可以實現8億元銷售,畝均稅收達35萬元以上。創新探索出讓方式,探索標準地出讓模式,探索“合同+協議”出讓模式,明確所有新供地的項目在簽訂出讓合同前,與用地單位簽訂《投資發展監管協議》。
•優化服務提質量• 出臺對重大產業項目實行“容缺并聯預審”辦理的通知,通過承諾時限內補齊材料,從“材料不齊不能辦”轉變為“邊補材料邊受理”。出臺《泰興市“成交即交地、交地即發證,三證齊發”實施方案》,對征地過程中的相關審批程序同步辦理,最終實現“三證齊發”。通過優化審批流程,將后置事項提前介入,實現審批事項壓縮5項,審批環節減少20%,審查材料減少20%,辦理時限縮短40%。 •全程監管保產量• 聚焦實時實地監控和全流程監督,加強產業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工業項目簽約前,先從產業導向、投資產出、節能降耗和發展前景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依據評估結果再配置土地要素,三年來,全市每年因產業方向、用地規模等原因被否決或被核減用地面積的約占總供地的20%左右。工業項目建設時,督促項目按照合同要求按時開工、竣工、投產,推行履約保證金制度,對不按約定開竣工或達不到投資強度、畝均產出等指標的,采取多種措施,倒逼企業加大投入。工業項目竣工后,開展投入評估,評估項目總投資額、畝均投資強度等情況。工業項目運營后,開展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對項目業態、畝均產值、畝均稅收等開展全面評估。對達不到預期的限期整改,減少新增建設用地供應,限制用地手續的辦理,有效確保土地科學合理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