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正式簽訂,新中國誕生的第一聲吶喊,震驚世界。抗美援朝作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打出了國威軍魂,打出了大國底氣,中國人民真正把“站起來”變成了國際公認的鐵定現實。 70年來歲月悠長,山河無恙。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當從這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壯歌中,傳承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量。 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志氣,是不懼強敵、不畏強權,以國為榮、為國爭光的必勝斗志。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敵我實力相較懸殊。面對強敵,中國人民志愿軍以向死而生的英勇決絕、敢打必勝的昂揚斗志,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鍛造了壓倒一切敵人的偉大氣概。新時代青年身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口,當堅定愛國信念、錘煉無畏志氣、砥礪奮斗斗志,接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棒,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劈波斬浪、勇毅前行。 是“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骨氣,是不怕苦、不怕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一身傲骨。為了國家富強、民族獨立,為了“正義之戰”“立威之戰”的最終勝利,無數戰士前仆后繼、視死如歸。喊出“三個不相信”錚錚誓言的楊根思,臥入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的孫占元,烈火燒身巋然不動的邱少云,舍身堵槍眼掩護戰友的黃繼光,129名被凍成冰雕卻仍保持戰斗姿勢的戰士組成的“冰雕連”……這是一座座精神豐碑,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銘記志愿軍舍生忘死的民族血性,磨礪戰斗意志,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 是“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的底氣,是心里有底、眼中有光、腳下有力的強大自信與力量。特級英雄楊根思說,“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這是楊根思的底氣,也是新中國戰勝外敵、展現國威軍魂的大國底氣。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應當鍛造新時代的底氣,練就過硬本領。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敢于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經風雨、見世面,勇于去基層一線的崗位磨礪筋骨、攻堅克難,以“敢擔事、能做事”的信心,共同續寫偉大精神的時代榮光。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不斷提志氣、強骨氣、蘊底氣,大力弘揚抗美援朝偉大精神,接續再出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