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儀式在板門店舉行,一場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的現代化戰爭落下帷幕。中國人民志愿軍經過艱苦卓絕的戰爭,歷時1007天,打破了美軍堅不可摧的神話,使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這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歷久彌新,激勵我們砥礪前行。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當時新中國百廢待興,面對外部強敵,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審時度勢,靈活運用策略方法,在戰場上揚長避短,抓住敵軍弱點,在33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進行了11次大規模戰役行動,以“劣”勝“優”進行有力作戰。斗爭是一門藝術,要有正確的策略和方法,未來的征程波譎云詭,我們要緊盯科技之變、時勢之變,對手之變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向著既定目標奮勇前行。 “氣為兵神、勇為軍本”。強者對決,既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決。志愿軍將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冒著槍林彈雨沖鋒陷陣,他們頂著狂轟亂炸堅守陣地、冒著密集的轟炸和嚴密的封鎖建成鋼鐵運輸線,喊出了“勝利的表現在空中,勝利的保證在地面”的口號與敵人開展激烈的空戰,涌現出了30多萬名英雄功臣、近6000個功臣集體和創造了“楊根思精神”、“邱少云精神”、“黃繼光精神”。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傳承這種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發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跑出加速度,爭分奪秒贏得新勝利。 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制勝法寶。從抗美援朝初期,黨和中央靈活運用人民戰爭思想,組織開展戰爭動員和愛國宣傳教育,掀起參軍、參戰、支前的熱潮,大家響亮地喊出“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糧有糧”的口號,從各個方面支援志愿軍,工人開展愛國主義勞動競賽,農民開展愛國增產運動,鐵路員工、汽車司機和醫務人員奔赴前線擔負戰地勤務和運輸工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讓我們以發展的眼光來審視歷史,從中獲得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歷史經驗,賡續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汲取前進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