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把過去的精神傳承好,活出今天的樣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鍛造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不僅是為了記住那一段充滿血淚與榮耀的歷史,更是為了汲取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內核,指引我們勇敢面對新的挑戰,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愛國主義精神自古流淌于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彼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抗美援朝戰爭顯然是一場力量極其懸殊的戰爭。對黨和人民絕對忠誠的信念支撐起中國志愿軍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斗志,譜寫出一曲又一曲英勇壯歌,創造了威武雄壯的戰爭偉業。新中國的歷史不會忘記,所有的中國人民不會忘記,那艱苦卓絕的兩年零九個月,是鋼鐵與意志的較量,是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和平、為了尊嚴、為了人民的幸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抗爭。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又一次有力詮釋。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熟悉的旋律里飽含中國人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革命事業堅定的必勝信念支撐著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學習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成長在新時代的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也要秉承樂觀的心態和高昂的士氣,不管激流險灘,風吹浪打,也能勝似閑庭信步。 盡管取得了勝利,但是硬實力上的劣勢卻覺醒了國人。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深深植入中國人內心的道理,也大大激發了中國人民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鞭策激勵著中國人民不斷開拓創新、尋求突破。無數科學家深藏功與名,于是才有了1964年羅布泊的一聲巨響,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再到如今的載人航天、“嫦娥”探月、“祝融號”火星車、“復興號”高鐵、量子計算機、5G通信技術、C919國產大飛機等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催生新發展動能,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史為鑒,進入新時代,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歷久彌新;物換星移,不變的是拳拳愛國心,不變的是中華兒女分奮勇向前的精氣神!我們要做樂觀向上、堅韌不拔的一代人,要做勇于吃苦、敢于擔當的一代人,要做揮灑智慧、孕育芬芳的一代人,不忘歷史,不改初心,投身于前赴后繼的偉大事業和書寫時代華章的昂揚豪情之中,一同奔赴,為這個時代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前人頂天立地,吾輩更當自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