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面對流行期的新形勢,如何引導群眾做好自身防護,如何安撫感染后的恐慌,如何買到應急所需藥物,如何幫扶病中的困難群眾,江蘇省泰興市依托各文明實踐陣地,設置“共享藥箱”,充分發揮“杏連心”群眾服務機制作用,從小處著手,從實事做起,讓“志愿服務”發揮“更大能量”,讓守望相助、擔當作為溫暖“疫路”。 “共享藥箱”處處建,互幫互助渡難關。連日來泰興市各鎮街依托文明實踐站設置共享藥箱262處,社區還利用轄區各志愿服務愛心小站,比如小商店、小賣部等場所,也安置“共享藥箱”,便于群眾突發高熱時能及時找到相關藥品。濱江鎮印橋社區充分利用居民群、網格群,積極號召大家發揚鄰里互助友愛精神,在確保自家藥品和物資需求滿足的情況下,進行鄰里間互幫互助。紅旗村、盧碾村、尤灣社區的工作人員貢獻冬日愛心,將自家的防疫藥品“蒲地藍”、“快克”等捐贈出來,進行拆分放置于“共享藥箱”內,用小藥箱傳遞大文明。藥品整齊擺放,大家按需自取,讓有限的藥品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福泰社區則依托“福立方”品牌,構建“網上網下”宣傳倡導網絡。“福立方”志愿者互助送藥,通過微信群搭建藥物共享平臺,鼓勵志愿者之間無接觸式藥物共享,解決緊急用藥難題。
“特殊人群”天天訪,志愿服務深入戶。在宣堡鎮郭寨村,“多彩宣堡 韶華正茂”志愿服務隊的青年志愿者們積極購置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會同當地村委會開展防疫物資發放志愿服務活動,將黨員力量和志愿骨干、網格員力量有效結合,為重點人群建立安全屏障。“老伯,最近身體怎樣?今天我們帶了點口罩給你,出門要佩戴好口罩。”黃橋鎮各村(社區)梳理困境家庭及孤寡老人家庭,開展入戶走訪,每到一戶,都會先詳細了解每一位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囑咐他們有困難一定要及時找志愿者,并將“杏連心”服務聯系卡貼在村民家中,耐心地為他們講解防疫知識。村醫志愿者每周上門兩次為孤寡老人和事實孤兒測量體溫,及時關注他們的健康狀況。
“防疫科普”時時學,創新群聊暖“疫”線。“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后沒有癥狀或癥狀輕微的人,不需要特別服用藥物,可以注意休息,適當增加補充溫開水,加強健康監測即可平安度過。癥狀相對較重的人,可以根據癥狀對癥治療,比如發熱可以選擇酒精或溫水擦拭(腋下、腘窩等處)降溫,高熱38度實在疼痛難忍可以服用布洛芬、吲哚美辛、洛索洛芬鈉等,建議選擇一種即可。”為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深入了解疫情防控有關科普知識,在泰興市各個網格志愿群里,一條條引導群眾如何正確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信息及時發布,各地充分發揮“杏連心”服務群眾工作機制作用,有效解決了群眾心里的恐慌問題。
“愛心跑腿”隨時到,志愿服務不打烊。“小吳,麻煩你幫忙買一下菜。”“好的,李老伯,我馬上去辦。”“我們一家三口都被感染了,能不能幫忙買點藥?”“好的,我們馬上安排。”黃橋鎮各文明實踐站持續開展愛心志愿跑腿活動,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功能性陣地建設,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在疫情防控新階段,不斷提升服務群眾品質,做到“群眾有事說話,志愿者來辦”,各村(社區)工作人員本著24小時為群眾服務的熱忱,確保24小時手機暢通、隨叫隨到,無懼風寒,始終堅持服務群眾為第一要務,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深受廣大群眾好評。濱江鎮福泰社區發揮黨員、樓門院長、居民志愿者等骨干力量先鋒模范作用和貼近居民優勢,在群組聯系中,化身“防疫知識宣傳員”“心理健康輔導員”“緊急求助配送員”,凝聚起彼此溫暖的強大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