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泰興市如泰運河南側青年環水體育休閑公園和北側運河主題體育公園全面竣工,將迎接江蘇省人大和泰州市人大民生實事督查。近年來,泰興市始終堅持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拓寬群眾身邊的健身路徑,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體育場所成了市民朋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數字賦能 設施覆蓋更廣了 2022年,泰興市加快體育場館智慧化改造,對人臉識別、客流監測、車輛識別、數據實時傳輸等領域進行技術升級。增設擁有“智慧大腦”的二代健身路徑4套,吸引了市民朋友前來打卡、健身,惠及周邊1萬余名居民。用戶掃描健身器材上的二維碼,便可直觀了解市健身場地分布地圖,還可以進行器材“一鍵保修”。在泰興市開發的“全民健身設施管理平臺”,用戶上傳器材受損照片,維修員根據報修工單進行現場處理,維修周期長的設施先由專人對現場圍擋,標注安全隱患,再完成維修更換。 泰興市打造了老龍河健身文化廣場、泰興非遺文化廣場和運河體育主題公園等景區,新改建南側青年環水體育休閑公園和北側運河主題體育公園。改建全市246個村居健身網點,更新健身路徑182套、籃球架64副,進一步推進全市體育設施完好率達100%。
服務上新 健身指導更優了 泰興市以提升民生質量、帶動城市發展為出發點,創新思路、轉變方式,掀起全民健身的新熱潮。依托江蘇省第二十屆運動會的辦賽契機,以45個單項體育協會、33個民辦非體育俱樂部等為支撐,創新開展“體育五進”(進社區、進村鎮、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活動。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組織體系,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00余人,構建集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為一體的綜合型體育健身信息服務平臺,通過科學健身知識講座、體質監測測試活動、發放全民健身手冊等為市民傳播科學健身理念。 開展“健身氣功進校園”活動,選派市健身氣功協會3名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指導學校師生進行輔導學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組織開展針對市級機關干部職工國民體質監測活動,共獲取有效樣本量3256人,總體體質達標率94.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創排非遺(泰興花鼓)和體育相結合的第二套《泰興健身花鼓》,指導各機關建設“健身驛站”,形成“全民健身,人人參與”的新風尚。
賽事升級 健身運動更燃了 2022年,泰興市通過承辦江蘇省第二十屆運動會足球、排球、體操、藝術體操、體適能等5個項目比賽,承辦泰州市青少年足球、田徑等賽事活動提振城市精神風貌,放大了賽事的帶動效應和綜合效應。省運會青少年部體適能火遍抖音,視頻瀏覽量破百萬;泰興女排直播云端觀眾達10萬余人,短視頻瀏覽量突破萬余人。依托傳統媒體、自媒體講好泰興故事,讓好作品“傳得廣”,實現“破圈”傳播。 泰興市整合資源,推進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新模式,凝聚體育社會組織、企業、學校、科研機構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體育賽事品牌建設。舉辦泰興市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元旦健跑等傳統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全民健身活動蓬勃發展,是全民健身融入大眾生活的體現。大力拓展農民豐收節健身大賽、老年人健步走、射箭等本土賽事。深入挖掘本土特色賽事,促進本土賽事提檔升級。 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請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下一步泰興市將繼續以“體育+”引領發展新業態,以推進全民健身為抓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建設一個更加筋骨強壯、意氣風發的泰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