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位于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江堡村河道整治現場一片繁忙。江堡村村內河道縱橫,雖然規模較小,但是分布范圍廣,數量多。今年,該村的河道整治不同于以往的“單打獨斗”,而是采用“連片系統治理”,區域內大小河流、河坡河岸一并改造。“整體整治,過去臟亂差的河道,成了村內一個個景點。現在,到了晚上,大家都愛去河邊散步、鍛煉。”江堡村九組呂春炳談起家門口的變化就神采飛揚。
同樣的景象也發生在泰興市虹橋鎮六圩村,目前,該片區內中溝、莊河改造按照“連片系統治理”已完成大半,河湖生態功能和村莊居住環境,均得到顯著改善。六圩村按照“水網、路網、林網”規劃全面整治,村莊變綠了,河道變美了。
泰興市位于長江下游,境內有14條骨干河道、427條中溝、3940條莊河,水域面積216.58平方公里。雖然水資源豐富,但是斷頭河較多,水系不通、水環境臟亂差等問題一度比較突出。2017年,泰興市全面推行河長制之初,如何打造綠水青岸,就成了擺在全市各級河長面前的一個難題。近年來,經過多部門聯合行動,推行“三拆兩清一落實”河長制工作,基本消滅了水環境臟亂差的現象;實施截污治污行動,河湖漸漸清澈起來;創新開展“示范河道”和“模范河長”評選活動,調動了鄉鎮工作積極性,全市河道水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河道治理中,最初采取的是“一河一策”方式,其優點是問題整治成效明顯,缺點是未能形成合力,難免存在整治盲區或堵點。2022年,泰興市創新提出“連片系統治理”,著眼于徹底改善片區內水環境質量,著力整合部門力量、構建聯動機制,著重對水系連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河湖管護等,多管齊下、系統性推進整治。
在泰興市延令街道蔡巷村,通過聯結打造洋思港、新上橫港、殷坂一組河、殷坂二組河、蔡巷中心河等5條幸福河湖,形成“連片系統治理”。工程共拆除沿河歷史性違章16處,1890平方米,清理沿河扒坡種植8600平方米。河道兩側采用景觀石、生態石籠墻、木樁護岸等形式對河坡進行加固,采用遙控提水形式進行活水暢流。河坡綠化覆蓋率達100%,同時在河邊增設休憩涼亭、健身器材、水文化宣傳牌等,營造起“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鄉村水環境,蔡巷村村貌得到全面提升,人民的滿足感、獲得感持續增強。 幸福河湖連片示范區建設的美好藍圖已經繪就,建設熱潮正在勃發。泰興市將以幸福河湖建設為主線,聚焦農村生態河道建設、重點斷面水質保障、河長履職能力提升、河道長效常態管護等重點,統籌推進河湖治理、人居環境整治,著力打造延令街道蔡巷村、虹橋鎮六圩村、根思鄉井坔村和根思村等幸福河湖示范區,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引領,讓清清河水承載更多詩意鄉愁、潔美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