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江蘇省泰興市虹橋工業園區的江蘇虹福造船有限公司生產作業區內一派繁忙,航吊、吊車等專業設備不停轟鳴運轉,工人們戴著口罩或者防護面具操作著各種設備,鋼板上焊花飛濺,一切井然有序。 如此繁忙的景象讓人很難想到,在兩年前這里還是一家閑置企業的所在地,由于經營問題,“黃金地塊”得不到有效利用。為此,2020年8月,泰興市虹橋鎮下屬開發公司在這里投資1億元,成立全資子公司“江蘇虹福造船有限公司”,生產拖輪、汽渡、消防船等,今年預計實現開票銷售2億元,實現稅收600萬元。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2020年5月,國務院提出,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作為系統工程,國企改革涉及面廣,問題多、難度大,需要加強頂層設計,注重改革的系統性、協調性、協同性,確保底子清、情況明、措施實。 為此,泰興市通過動真碰硬,持續推進國資國企體制機制改革,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激發企業活力。建立資產管理工作臺賬,動態更新資產數據,實時掌握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存量和使用情況,并對照“配置科學、使用有效、處置規范、監督到位”的管理目標,先后修訂出臺資產使用、出租、配置、處置等資產管理制度,保障資產管理工作合法合規,順暢便民。完善“財政部門—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三個層次的監督管理體系,形成各部門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時,將資產配置與預算管理相結合,規范審核流程,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對象、資產配置、資產采購全覆蓋。
如果說,虹福造船是該市聚焦國資布局結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等重點領域精準發力,攻堅克難、破冰前行,激活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的有力實踐。那么,位于城區工業園區的燕偉門窗,則是該市加快推進國有閑置資產盤活,促進集約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拓展項目落地新空間,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又一探索。該項目在城區工業園區租賃廠房、辦公樓和宿舍樓,總租賃費用達326萬元/年。除利用以前項目的閑置用地外,園區還正在規劃建設6棟3層-4層的標準化廠房、1棟6層辦公樓及若干配套用房,全面覆蓋水電、蒸汽、燃氣、污水管網等各項配套基礎設施,滿足絕大部分企業工藝需求。目前,總投資1.5億元的全息投影項目已經進駐。
為進一步盤活用好閑置國有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益,泰興市全面摸排行政事業性資產,對梳理出的27處公有經營性出租房屋及多處閑置房產土地劃轉至國有企業,涉及房產面積4.5萬平方米。通盤考慮業務用房需求,引導跨部門資產調劑,共辦理10余處資產調劑涉及房產面積約10萬平方米,節省公共財力達3億元。將農村學校空置“老、破、小”資產劃轉移交給就近鄉鎮(街道),落實屬地責任的同時充分調動鄉鎮積極性,提高資產開發的節約性和有效性。 通過有破有立、有進有退,辯證實行資產集中、資本集聚、資源集約,有效放大了國有資本功能。2021年底,泰興市列入報表編報范圍的共有512戶行政事業單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賬面資產總額152.35億元,比年初資產賬面數增加27.36億元,上升21.89%。其中,流動資產增長7.59%、固定資產增長5.45%、無形資產增長3.39%,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