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在江蘇省泰興市古溪鎮野芹村污水管網改造現場,工人們頭頂烈日,正在搶抓工程進度,一邊開挖埋設管道的地坑,一邊在坑道內鋪設管網,從戶到巷到主街道,建立全鏈條收集體系,實現雨污分流和污水的有效收集。
農村污水管網改造的最大受益者自然是村民。在泰興市河失鎮三軍村,綠樹與紅花交相輝映,清澈的河水賞心悅目,村民們經常三五成群地約在河邊賞花、散步,愜意悠然的生活讓他們嘖嘖稱贊。“以前沒有污水管網的時候,污水沒有經過處理便直接排入河流,嚴重影響沿線生態環境,污水管網投用后,將有效解決入河污染源,實現‘污水不入河’的目標。”三軍村黨總支副書記黃國華說,以前美麗村莊建設整治好了外部環境,如今更需要改善內部基礎設施,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撐起“面子”。 農村污水收集處理工程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治污、環境提升的重要舉措,也是關乎民生的“里子”工程。為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推動農村治污工作,近年來,泰興市高水平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建設,在全部消除建城區黑臭水體的基礎上,深入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從2019年開始,泰興市就啟動實施鎮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PPP項目,計劃總投入12.59億元,鋪設污水管網總長達1200公里,改造化糞池約2萬個,污水管網入戶1.5萬戶左右。工程涉及12個集鎮建成區、14個集鎮副中心以及141個行政村,實施范圍覆蓋全市美麗宜居鄉村、特色田園鄉村、水源保護區1公里范圍內的行政村,以及國控、省控考核和清水通道沿線的莊臺。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惠民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得到了干群的大力支持。珊瑚鎮禎祥村村委專門成立專班,跟蹤協調工程進度中的樹木移栽、道路填埋等各類問題,讓原本4個月的污水管網鋪設提前一個月完成。古溪鎮龔垛五組村民翁正青聽說污水管道經過他家屋后,主動清理了田間作物,積極配合工程建設。干群的支持,也讓承攬黃橋老區污水管網鋪設的江蘇富瀛生態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紹祥非常感動,他表示,他們負責的老區鄉鎮土質屬于高沙土,松軟易塌方,且當地居民愛種銀杏樹,涉及移栽補償等問題,工程難度本應在所有建設片區中屬于最難的,但在當地干群的支持下,目前其所負責的工程進度卻是最快的,預計本月底即可竣工。 泰興市通過截污納管工程、雨污分流改造、完善排水網絡、推進管道施工等一系列舉措,織密主支次管網,力爭形成城鄉一體化、網絡化、全覆蓋的污水治理設施體系,讓一條條農村的“毛細血管”清起來,實現由“里子”到“面子”的完美蛻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