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凜冽,阻擋不了高漲的重大項目招引士氣,正當別人歸心似箭返鄉過年之際,泰興64名招商“新銳”和“精銳”,高擎“出征”大旗,逆向而行,奔赴項目招引一線。 “以最快的時間進入狀態、找準角色,以最快的時間尋得戰機、取得戰果,打開招商工作新局面。項目招引建設是今年泰興工作的頭版頭條、重中之重,時間不等人、任務不等人、發展不等人。”出征大會上,泰興市委書記張坤對“招商雙銳”寄予厚望。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直以來,泰興始終堅持“項目為王”,動員全市上下突破大項目、培育大產業。項目大突破和“三比一提升”考核連續6年蟬聯泰州冠軍。2015年以來,該市累計竣工億元以上項目478個,新項目轉化開票銷售超億元的工業企業148個,延長中燃、藥明康德等一批重特大項目相繼落地。 進入新時期,作為泰州的重要板塊,泰州市委對泰興的發展高度重視、寄予厚望。泰州市第六次黨代會上,賦予了泰興“圍繞產城融合,當好沿江地區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協同提升的標桿城市”的使命任務。圍繞這一使命,泰興1月3日召開的市委十四屆二次全會提出了全力打造產業轉型、城鄉融合、綠色發展、民生幸福、社會文明、市域治理等“六個標桿”的奮斗目標。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泰興聚力全域創新、全面轉型,全力打造標桿城市的破題之年。‘標兵’一路奔跑,‘追兵’越來越近,一刻都放松不得。”面對發展形勢、自身特點和區域競爭,張坤認為泰興上下要切實增強“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緊迫感和“坐不住”的危機感。 沖鋒的號角吹響。歲末年初,泰興動作頻頻,該市黨政代表團赴南通考察學習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重點園區載體發展、城市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做法,召開泰興市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定調新年奮進目標,集中觀摩全市項目,召開全市項目建設(“招商雙銳”出征儀式)暨首季“開門紅”動員大會,推出《關于統籌推進全市項目招引建設的實施辦法》、《泰興市工業項目落戶預審辦法》等一攬子舉措。 其中,新出臺的《關于統籌推進全市項目招引建設的實施辦法》,堅持用系統思維抓項目招引建設,從招商資源整合、項目招引落地、資源要素配置、項目準入把關、項目跟蹤服務、項目督查推進等六個方面進行統籌。重點解決鄉鎮街道招引項目斗志不強、園區各自為戰、招商隊伍多而不專、招引項目大而不強,以及項目落地要素保障不足,項目準入把關“有意見無體系”等問題。
“招商雙銳計劃”正是用系統思維抓項目招引建設,整合招商資源創新舉措中的重要一項。打破干部“部門所有、單位所有”的固有觀念,統籌干部資源配置,推動優秀人才向開發園區集聚、向項目一線集聚、向招商前沿集聚,用年輕干部的沖勁、闖勁、干勁,為園區的加快發展、轉型發展加持助力。 該計劃以“新銳培養”“精銳鍛造”為主要內容,最終確定了49名“招商新銳”培養對象,各園區推薦確定了15名“招商精銳”培養對象。每個團隊由1名科級干部領銜,既配備了與園區產業發展相匹配的專業人才,又配備了法律、經濟金融、安全環保等方面的人才,力求發揮“1+1>2”的疊加效應,培養一批“一專多能型”跨界人才,在為期3年的培養鍛煉期內“邊打仗邊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