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日,在泰興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參會人大代表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從12件候選項目中票選出了2022年泰興市十件民生實事項目。通過人大代表投票表決的方式產生年度十件民生實事,泰興走過了第三個年頭。 過去的2021年,泰興市堅持把做好民生實事作為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的利民工程、民心工程,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查推進,十件實事具體細化為23個子項,全部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個子項的2個工程類項目為跨年工程,結轉至2022年繼續實施。2022年,新票選出的十件民生實事項目,涵蓋了群眾關心關注的人居環境、就業創業、居住安全、教育醫療、困難群體救助等多個方面,資金、資源更大力度向民生領域傾斜,預計總投入達18億元,最大限度地讓全市人民普惠受益、共享發展。 2022年十件實事之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行動。提升涉農村居運轉保障能力。有序改善村容村貌,新增美麗宜居示范莊臺30個;提檔升級農村公路80公里、改建公路危橋20座,新建維修農村干河橋梁10座;實施農村公路“路長制”,提高農村公路治理效能;新增生態河道15條,整治河道25公里、生態護岸50公里,配套建設涵洞、閘站6座。 2022年十件實事之二:強化道路交通生命防護。完成市域7條國省道、18條縣道及城市主次干道、農村道路共95處交通事故多發易發點段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治理;實施危化品運輸車輛安全控制網建設項目,實現出入園區危化品車輛的閉環管控,提升區域運輸安全監管水平。 2022年十件實事之三:加強特殊群體關愛幫助。免費為70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城鄉低保提標至每人每月770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3倍;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普惠全市4500名重度失能人員;免費為全市185名16至59周歲無業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康復護理、個人保潔、精神慰藉等服務。 2022年十件實事之四:提升綜合診療服務水平。實施鄉鎮(街道)衛生院無障礙通行改造,啟動實施疾控門診檢驗中心項目。啟動120急救指揮中心建設,推進西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
2022年十件實事之五:擴大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供給。啟動新一輪城鄉教育教學布局調整。新增學位3000個,全年招引專業高層次教育人才20名,義務教育集團(聯盟)間教師交流不少于300人。開展學業質量常態化監測,促進全市教學質量整體攀升。 2022年十件實事之六:完善停車承載功能。全年新增停車位6000個以上。優化城區主次干道公共路邊泊位管理,全面實行日間延時收費、夜間免費。 2022年十件實事之七:開展“清患安居”行動。實現D級危房全面清零,消除老城區現有住房安全隱患。對30個老舊小區、背后街巷實施改造,基本實現雨污分流、應納盡納。新增充電接口2000個以上。 2022年十件實事之八:改善城市生態宜居品質。完成湯莊河、北湯莊河等5條河段綜合整治。改造提升老城區5條雨污未分流的主要道路,新建、改造污水管網6公里以上,城區污水收集率達90%。
2022年十件實事之九:全面打造就業創業友好城市。新增城鎮就業1.1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72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00人;提供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650個;創業培訓1900人次,發放富民創業貸款2100萬元;提供青年公寓和人才家園3500套(間)以上。 2022年十件實事之十:實施惠民生鮮市場體系建設。提升改造國慶橋、姚王、十里甸3個農貿市場,建成投用眾安港鄰里中心,開工建設文江印鄰里中心,啟動實施荷花池市場及周邊環境更新改造。鼓勵鄉鎮標準化改造農貿市場5個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