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葉紅船,承載著初心的召喚,也是南湖兒女的精神家園——摘自南湖村紅船廣場主題墻繪

“拐棍書記”、“泥腿子書記”,泰興市根思鄉南湖村老百姓這樣親切地稱呼丁輝。駐村三年間,他腳踏泥土、心系群眾,帶領南湖村從全鄉倒數第一,躍居前三。
化民憂 · 啃下“硬骨頭”
南湖村位于根思鄉南部,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初到村里,丁輝發現基層工作量大、情況復雜、頭緒繁多,村民“微矛盾”有待解決。

為了啃下阻礙南湖村發展的“硬骨頭”,丁輝帶領村“兩委”一班人,鍥而不舍地做村民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找鄰里勸解、請老黨員干部出面調解、按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執行,經過集中攻堅,南湖大道得以打通,信訪積案妥善化解,種田大戶與老百姓握手言和。
助民富 · 種好“責任田”
“強村富民,村不強,民難富。”
丁輝千方百計盤活固定資產,利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烘干機、烘干房、收割機、曬場場地等,為村級發展增添新動力,多方籌資400多萬元,建起標房,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1.5萬元。

他還利用南湖村地處城郊優勢,開發23畝苗木基地項目,達成16畝空閑地泥鰍養殖和432畝土地承包水稻套種螃蟹養殖項目;鼓勵種田大戶轉型突破,培育歐月、牡丹等特色花卉苗木。

目前,南湖村正在拓展電商平臺,將當地的螃蟹、生態大米、銀杏盆景等,通過網絡進行銷售,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解民困 · 唱好“暖心曲”
臺風“利奇馬”來襲,丁輝擔心貧困戶房屋安全,逐戶查看,由于雨大路滑,不慎扭傷了腳,造成右后踝骨骨折。臥床休養半月后,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拄著拐杖又投入到脫貧攻堅一線工作中,村民都打趣他是“拐棍書記”。

村里掏錢給我們翻建了房屋、鋪設了入戶的水泥道路、安裝了電燈、接通了自來水,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了~
駐村以來,丁輝主動與南湖村一組低收入農戶結對。農戶家住的是危房,家中還有一個在上學的女兒。丁輝給他提供了村公益性崗位——村公墓管理員,一年可增加收入6000余元。他女兒放假回來,丁輝就安排她輔導留守兒童,村里給予一定的報酬。丁輝又多次聯系有關職能部門,將他的危房翻建成新房。
惠民生 · 繪好“山水畫”
“我們南湖村是窮點,但窮不等于就非得又臟又丑,非得一臉‘窮相’,我們一定要干成!”

為了創建美麗鄉村,南湖村在丁輝的帶領下,首先進行環境整治,解決村莊內的臟亂差。

同時,丁輝積極到水務局上爭生態護坡項目,到環保局上爭“1219”項目,經過近一年努力,整治黑河道5公里,木樁生態護坡6公里,提檔升級路道5公里,利用墻繪藝術、懸掛風車、安放紅船和水車、改造廢舊輪胎、破舊水缸、磚瓦來美化村莊環境。

近兩年來南湖村累計投入850萬元,新增綠化地塊建設4000余平米,主干道全線亮化安放路燈150盞……南湖村成功創建美麗宜居鄉村。
丁輝:“我把紅船精神繪到了墻上,就是要把根扎在南湖,把心留在南湖,把夢圓在南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