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石雕鸚鵡頷首相對,似在竊竊私語;青磚黛瓦的農舍前曬著糯米粉,昭示新年的到來;綠樹映掩下的村莊和諧而寧靜......這是冬日里的泰興市宣堡鎮郭寨村。“美麗郭寨是我家,農村不比城里差。”指著墻上的這幅標語,慕名前來參觀的媒體同行驚嘆:“豈是不比城里差?是比城里好。”不為外人知曉的是,國家級生態村的郭寨十多年前還是遠近聞名的落后村,是村黨組織書記張國良帶領村民將郭寨改天換地。
郭寨村一瞥 一旁的張國良接過話茬自豪地說,郭寨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生態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最美鄉村、江蘇省三星級康居示范村、江蘇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實現了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有機統一。“但十幾年前郭寨是遠近聞名的落后村。”張國良話鋒一轉。
郭寨生態園一角 張國良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化解干群之間的矛盾,了解老百姓最亟待解決的問題。“要致富,先修路。”通過多方籌措資金,張國良首先帶領村干部為村民興建了水泥路,保證家家出門就是硬質路面。而如何發展村級經濟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成張國良和其他村干部考慮最多的問題。
一對石雕鸚鵡似在竊竊私語 村委會主任劉書明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先期承包了村里流轉的80畝耕地。但由于對苗木習性的不熟悉,劉書明種植的第一年遭遇了失敗,虧了20萬元。張國良勸他不要氣餒,和他一起找原因,找行家指導,劉書明最終獲得了成功。此后,劉書明領辦了益民苗木專業合作社,發展花卉苗木基地1200多畝。在他的帶領下,村里先后成立了5家專業合作社,吸納本村350多名富余勞動力打工就業。
村民大舞臺 “是張書記'不要命'的工作干勁,換來了今天的郭寨。”村民劉國林深有感觸地回憶,那年為接待好客商來訪,上午剛做完心臟搭橋的張國良,下午就偷偷溜出病房,出現在村部,將家人和村民“嚇壞”了。張國良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吳仁寶式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江蘇省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