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蘇考察調研并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釋放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強烈信號。 作為地處長江經濟帶重要水域的江蘇省,此次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通、揚州沿江和運河等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及發展等情況。佇立在江蘇境內沿岸,總書記萬里長江繪宏圖,就推動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定位,提出了譜寫“新篇章”、打造“新樣板”、構筑“新高地”、塑造“新優勢”的“四新”要求。
健康長江,泰興一直在行動。作為擁有24.2公里長江岸線的濱江城市,近年來,泰興始終將長江生態環境的保護、整治和建設擺在壓倒性位置,通過“退漁還濕”,打造沿江生態走廊,推動漁民“轉業”護魚,建設空中智慧布防網等舉措,全方位構筑起長江保護的“立體網”。 從2018年開始,泰興市就拿出50%的長江岸線,實施沿江生態廊道項目。工程北起洋思港,南近六圩港,全長12公里,恢復濕地3000畝,造林1200畝。
(中共泰興市委網信辦供圖) 江風徐徐,魚戲蓮葉,碧波蕩漾、水鳥翩翩……如今,綠意盎然的長江岸線,一部綠色轉型“大片”正在生動演繹。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該市還在沿江生態廊道東側建設了生態廊道拓展區,按照“生態+”思維,系統打造美麗宜居家園、圩區生態田園、大江風貌游園,實現片區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高度統一。
(中共泰興市委網信辦供圖) 每次,路過生態廊道江堤外的九曲親水棧橋,曾經是泰興市虹橋鎮養魚大戶的朱青海都會在橋上停留一會兒欣賞美麗的江景,眼里透露著說不出的滿足和欣喜,不禁為當初自己響應政府“退漁還濕”的選擇喊“值” ! 美麗的長江,不僅激發了岸上養魚戶的保護欲,還激發了退捕漁民的守護責任。 “快來看,江上有情況!”10 月 29 日中午 11 點 20 分,泰興市長江禁捕綜合執法基地內,隨著技防視頻監控員一聲喊,周國華等 5 名護魚員迅速整理裝備,蓄勢待發。
(中共泰興市委網信辦供圖) 從“水上漂”到臨淵“護魚”,經過半年的磨礪,泰興有 150多名像周國華這樣的護魚員,已然成為長江大保護的又一支生力軍。 52 歲的周國華三代都在長江打魚為生,隨著政府啟動長江禁捕退捕,他在去年底交出了自己的漁船和網具上了岸。今年 8 月 起,周國華有了新身份——泰興市長江禁捕護魚員。
(中共泰興市委網信辦供圖) 泰興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戴興生告訴記者,老漁民們都和長江有著一份別樣的情感,一聽說政府禁捕退捕、保護長江都很支持。"
(中共泰興市委網信辦供圖) 按照 " 退得出、禁得住、管得好 " 的要求,政府不僅要確保漁民全部上岸,還要切實保障他們的權益,除了一次性買斷漁船、網具,泰興還給予每名漁民兩年期的轉產期生活補助,此外,所有漁民全部購買了失地農民保險,這樣一到 60 歲就能拿到退休金。泰興還通過崗位推薦、精準培訓、幫扶上崗,幫助退捕漁民實現穩定就近轉產就業。 根據政策,周國華的捕撈權證件和漁船、網具由政府統一收回、買斷,獲得補償款 10 多萬元,政府還為他和妻子辦理了失地農民保險,60 歲之后就能拿到退休工資,而且,政府還對夫妻倆發放了兩年的轉產期生活補助,每人每月 680 元,F在當護魚員,每年還能有 5 萬多元的收入。" 現在一年收入加起來比我原來捕魚都多。" 周國華興奮地告訴記者。
(中共泰興市委網信辦供圖) 沒有了后顧之憂,周國華在護魚員崗位上越干越起勁,“在江上漂泊半輩子,這片江就是我們的家,情況也最熟悉。哪個時間段是偷捕的高發期,哪些 ‘小記號 ’ 說明水下有漁網,都逃不過我們的眼睛。”周國華說。 在引導群眾積極參與保護長江的同時,泰興還通過“智慧+”手段,安裝高清、高空瞭望監控10處,實現對長江泰興段水域無死角、無間隙“瞭望”。 “長達24.2公里長江岸線,10年禁捕期,要想做到應防盡防、萬無一失,單靠人防力量有限,非法偷捕現象時有發生。”泰興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王新民說。 對此,該市決定在長江泰興段20多公里的岸線上布置“高空瞭望監控系統”。該監控系統主要依托江邊、河道、園區高聳的通信鐵塔建成,一個監控可以東西南北4個方向全覆蓋,僅朝一個方向,可覆蓋方圓5公里范圍,對長江生態環境做到24小時,360°無死角、無間隙監控,同時還可以自動報警。 據相關統計,今年以來,該市累計查獲違反關于禁漁區、禁漁期的規定進行捕撈案28起,其中移交公安部門立案偵辦19起,立案行政處罰9起,有力打擊和震懾了長江非法捕撈違法犯罪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