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宣堡鎮法治文化長廊看到,不少百姓圍坐在長廊下,談生活、談家庭、談法律。近年來,該鎮按照市委要求,以普法陣地為載體,通過“一廊一路一園一村”的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著力打造“生態環境優美、法治氛圍濃厚”的“法治文化精品小鎮”。同時,該鎮充分挖掘社會普法資源,深化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積極開展“法律明白人”推選、培訓,目前,全鎮26個網格已實現“法律明白人”全覆蓋。
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只有將法治工作的“觸角”延伸到基層,才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今年,泰興市立足職能,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要求,打出“普法宣傳、法律咨詢、網絡服務”等一系列組合拳,織密“三張網”,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創造條件、夯實基礎。

法治宣傳服務到戶,織密鄉村治理“普法網”。以民主法治村創建為載體,組建一支由行政執法人員、司法業務骨干、執業律師等組成的“普法幫幫團”法律服務團隊,開展“普法基層行”“鄉村法律課堂”等活動,以精準普法,營造鄉村法治氛圍。積極開展村級“法律明白人”“法律網格員”培育工程,建立村干部、村“法治帶頭人”聯系戶制度,制度化開展法治宣傳走村入戶活動,詳細了解村民法治需求。著力建設鄉村學法陣地,充分利用法治講堂、法治學校、法治宣傳欄等平臺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學法活動。今年,已開展“法律明白人”“法律網格員”培訓61次3200余人次,開展法治講座、法律咨詢等各類法治宣傳活動110余場、發放普法宣傳冊2萬余份,解答群眾咨詢1200余人次。

法律顧問助力發展,織密鄉村治理“服務網”。充分發揮348個村(社區)法律顧問作用,規范法律顧問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容和流程。村法律顧問當好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顧問,圍繞農村綜合治理,定期開展村務法律體檢,及時發現、規避和化解法律風險。根據村民法律需求,律師以定期不定期坐班和預約點單形式開展法律咨詢服務,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預約上門服務。今年,已開展村務“法律體檢”281個,幫助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社區公約、合同、協議等140余件。

糾紛化解共促和諧,織密鄉村治理“平安網”。做實16個鄉鎮(街道)348個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日常基礎性工作,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活動,發現問題及時就地解決。依托鄉賢理事會建立“鄉賢和事佬”,發揮鄉賢的影響力優勢,幫助調處化解疑難復雜矛盾糾紛,逐步形成“村級調委會+鄉賢和事組”的聯防聯調模式,真正實現矛盾糾紛就地解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疑難復雜糾紛集中力量“一條龍”保障。今年,全市各級調委會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796件,涉及金額3094.65余萬元;其中調處重大疑難矛盾糾紛268件,非正常死亡糾紛26件,調處成功率達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