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關乎大家日常生活。今年以來,泰興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效果導向,突出“黨建+基層治理”,積極探尋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新路徑,開啟了“紅色物業”新模式。

堅持“紅色引領”明方向
成立全市物業管理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加強城區物業管理工作的意見》,構建職責分工明確、協調聯動有力的工作格局。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明確由濟川街道黨工委和市住建局黨組實施“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服務”項目,成立物業管理服務行業黨委,分類研究制定物業行業規范性標準。
充分運用黨建思維、黨建手法、黨建資源,針對全市104個封閉式市場化服務小區、216個開放式無物管老舊小區、15個政府兜底拆遷安置小區等3種不同類型小區,分別推行契約型物業服務模式、公益型物業服務模式、共治型物業服務模式,推動“黨建+物業管理”水平整體提高。

強化“紅色覆蓋”聚合力
每隔一段時間,由街道統一組織、社區黨組織具體負責,針對業委會運行質態開展專題研判分析。運行質態一般的,由社區黨組織限期進行整頓;運轉質態較差的,進行業委會換屆;沒有成立業委會的小區,通過法定程序選舉產生。
新組建業委會或需要換屆的,確保業委會成員中黨員比例不低于50%。對符合條件的5個物業公司和4個業委會建立黨支部。同時,對符合條件的“社區‘兩委’成員和網格黨支部書記、黨小組長”、“業委會委員和物業企業負責人”積極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
構建“紅色機制”優服務

拆違建、大掃除、規劃車位……“紅色物業”行動開展以來,優質標準的物業管理、溫馨貼心的服務形象,不斷傳遞“黨建+基層治理”帶來的“紅色溫暖”。
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紅色議事廳”,每月召開聯席會議。依托網格化社會治理功能,發揮網格在發現、報告、處理各類問題中的作用,對于緊急性群眾“小微”服務事項,迅速受理、跟進和辦結。對環境改造、公共設施維修等重大事項,實行項目化管理,明確辦理時限,督查辦理進度。

“紅色物業”的貼心、暖心服務,挖掘了物業服務潛力,搭建了睦鄰相親新載體,強化了黨組織在物業服務領域的凝聚力。解決社區居民的急難愁問題,讓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