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聯合發文,表彰全國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成效突出的單位。全國27個地級市(州、盟)和200個縣(市、區)受到表彰,泰興作為我市唯一、江蘇6個縣(市、區)典型之一獲得表彰。 泰興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閭月清說,土地是農民最重要的生計保障,通過土地確權,農民捧上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就相當于土地有了“身份證”,普通農民和承包大戶也吃上了“定心丸”,有助于更多的土地被流轉“激活”。
近年來,泰興開展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村達到284個,涉及5519個組,共簽訂承包合同23.14萬份,合同簽訂率達99.8%;共發放證書22.92萬本,發證率達99%。實測承包地塊86.2萬塊,面積72.53萬畝;建立登記簿23.14萬卷,整理鎮村檔案27.86萬卷。 “確權頒證工作是對20多年前二輪承包的完善,面廣量大,涉及的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妥善化解矛盾糾紛是非常重要的。”閭月清說。
對此,該市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排查化解農村土地確權矛盾糾紛工作的通知》,要求鎮村兩級對轄區的土地承包矛盾糾紛隱患進行地毯式排查,對各類矛盾糾紛進行科學分類處置。確權頒證過程中,該市各級共處理土地確權、承包糾紛等矛盾問題600多起,處理“12345”政務服務熱線、“市長信箱”120多起,代表市政府復查信訪件26起,為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嚴格規范操作流程。該市建立了前期準備、入戶調查、測量制圖、公示審核、登記發證、建檔入庫“六步工作法”,對每一階段的工作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具體工作中重點把好“五關”:調查關、審核關、簽字關、技術關、成果關。 為保證確權工作順利推進,該市財政還專門安排3000萬元預算,足額用于確權頒證工作,確保不增加鎮村兩級負擔。調整增加預算資金45萬元,專門用于開展數據匯交工作,實現確權頒證數據庫與農業農村部數據系統成功對接,高質量地完成數據匯交工作。
確權頒證結束后,該市全面開展“回頭看”。組織鎮、村干部逐村、逐組、逐戶、逐項對農戶的證書進行核實。證書確有錯誤的,由農戶提出修改申請,經鎮村核實后,報市進行修改。“回頭看”專項活動開展以來,該市已糾正農戶承包面積錯誤60多處,修正證書信息錯誤300多個,確保“確實權、頒鐵證”。 今后,該市將深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引導農民規范有序流轉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利用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探索頒發土地經營權證書,賦予土地經營權財產權利。探索確權成果在抵押融資、承包地有償退出、農田整治、休耕輪作等方面的轉化應用,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