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泰興市濟川街道陸橋村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突出鄉風文明建設,引導村民說文明話、做文明人、干文明事,全力營造良好的村風、民風、家風。 畫好村里畫,凝聚村里“魂” 走進陸橋村,村民廣場上、路道邊、河道旁、村民家前屋后的墻上,到處書寫著文明標語、文明圖畫。全村宣傳欄達到50多個,宣傳墻2000多平方米,通過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繪畫宣傳,既美化了環境又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作用。 同時,村兩委會編印了《村民手冊》,明確了村民義務,增加了文明公約和村莊管理等內容,引進市場化的村莊管理辦法,實行物業化管理,提高了成效。
開展村里評,美麗村里“風” 庭院優美、居室整潔、身心健康、家風優良,是陸橋村“美麗庭院”的4個標準。最近,陸橋村在全村評選40戶“美麗庭院”,每季度流動評比一次。由農戶對照評比細則自我推薦后,15名村干部、中心戶長和村民代表上門對表打分評選。 村民張宏生聽說村里要評比“美麗庭院”,自告奮勇帶頭搬遷了家門口的工廠。在張宏生的帶動下,全村有12戶也關掉了村莊內的生產場地。村里將污水進行了集中處理,對河道進行生態改造,修復了全村河道的生態水系,再現了清澈的河水和游動的小魚蝦。
今年,60多歲的劉冬英成了大忙人,原來愛好打麻將的她,現在成了村“夕陽紅”文藝宣傳隊的隊長。眼下,文藝宣傳隊的成員達到50多人,演出節目多種多樣,有舞蹈、小合唱、表演唱等。如今,逢到晴朗的天氣,文藝隊經常一天演出兩場,觀看的村民超過百人。 “路暢通,水清澈,人親切,風氣正。”村民們這樣形容如今的陸橋村。建設文明村、爭當文明人,成了陸橋村越來越多村民的新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