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開始冷了,有的保溫箱出現了損壞,能不能更換一批?”“年底快遞比較多,在工作時間安排上希望領導多思考。”……昨天午休時間,來自順豐快遞有限公司的職工薛宏偉打開筆記本,開始整理快遞員們提交的意見,為下一步的工作理清思路。“看我是不是很忙?那是因為我現在有兩個身份。”薛宏偉告訴記者,一個身份是快遞職工,另外一個是泰興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的聯絡員。
去年底,泰興市總工會指導濟川街道總工會對快遞、送餐員行業進行調查摸底,建立了市快遞、送餐員行業工會聯合會,吸納城區900余名快遞、送餐員入會。今年,組建了泰興市快遞行業第一黨支部、黃橋鎮快遞行業第二黨支部,建立了“快遞E家”群,通過“黨工共建+”,推動黨務、業務、服務深度融合。進入“新家”后,快遞小哥們有了更大的成長空間。在黨建引領作用下,一場場思想教育、職業培訓、安全生產、志愿服務、推選文明職工等活動,在快遞行業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行業工會是泰興市工會的一大特色和亮點。“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我市紡織行業興起,作為地方支柱產業——牛仔布紡織業風靡全球,帶動了上萬人就業,近百家個私企業從事生產,近千家從事紡織、印染、機械的產業集群形成。為服務產業發展,我市在2000年初探索組建了紡織行業工會,有效發揮了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在促進生產、技能提升、民主管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泰興市總工會主席李炳良介紹,正是得益于此,泰興市更加注重行業工會建設,形成分類精細齊全、職工覆蓋面廣、工作重點突出、特色亮點頻現、作用發揮明顯的工會品牌。

近年來,泰興市總工會創新舉措,搭建立體式黨工共建平臺,在市級層面成立“2+2+N”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黨建服務聯盟,建立以行業龍頭企業工會為“點”、行業工會為“線”、鎮級工會為“面”,“點線面”相結合的組織架構。同時,組織動員全市各行業廣泛開展廣覆蓋、多工種的職業技能競賽,實施“十百千萬”職工大培訓、大練兵,培養和選拔高素質技能人才、行業工匠。今年初,泰興市總工會聯合市人社局、應急管理局、衛生局等相關部門,依托行業工會,組織開展了化學分析工、安全生產、焊工、手工木工、藤編加工、院感防護、黃橋燒餅、快遞業、應急救援、家政服務“十大工種”職業技能競賽,采用“預賽+選拔賽+決賽”的形式,對一等獎選手授予“金牌工人”榮譽稱號。突出主導產業做“強”,開展化學分析工技能競賽;關注富民產業做“大”,近百名職工參加編藤競賽;讓特色產業更“精”,行業工會參與開展了手工木工技能競賽,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在人醫集團組織了有針對性的“院感防護”技能競賽,提升醫護人員“服務+保護”防感染能力,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評價。“八大群體”之一的快遞送餐行業是新興產業,主管部門郵政公司會同市總工會組織開展了“快遞小哥”技能競賽。在競賽的同時,組織行業專家現場點評,達到同臺競技、以賽促學、交流經驗、切磋技藝的目的。

“行業工會取得成績也可圈可點,比如在產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以及國際大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部分行業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存在經營秩序混亂、職工隊伍不穩定、職工權益難保障等問題,而行業工會就能開展集體協商,促進行業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促進和諧穩定勞動關系。”李炳良說,泰興市集體協商“四創新”“六抓六促”“十百千萬工程”多次獲得省民主管理創新項目。2014年,黃橋燒餅行業集體協商被列入全總集體協商典型案例分析。2016年,全省工資集體協商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集體協商“九步工作法”在全省得到推廣;2017年5月,此協商案例被編入《江蘇工會新實踐》一書。
此外,泰興市總工會還主動探索行業工會組建方式,組織專門人員深入全市鄉鎮(街道)、園區調研,掌握不同地區行業分布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行業工會組建工作。通過市、鎮、企三級工會聯動,推動重點龍頭企業“帶動建”、行業密集區“聯合建”,動員行業主管部門“歸類建”,鄉鎮(街道)、園區“源頭建”,泰興市已在全市18個鄉鎮(街道)、園區建立20個行業工會聯合會,形成了“一鎮一品”“一鎮多品”的行業特色,最大限度把職工群眾組織到工會中來,讓產業工人找到了“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