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和環境最相融,稻田是人工濕地,菜園是人工綠地,果園是人工園地,都是‘生態之肺’。”江蘇省泰興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蔣春宏感慨。泰興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綜合施策,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公司以沼氣發酵為紐帶,畜禽養殖與果林園藝相結合,‘豬-沼-糧-林-電-游’全產業鏈生態循環,實現了土地和空間資源的高效利用。”江蘇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紅星介紹,經過近十年探索,公司集種豬繁育、生豬養殖、精品梨業、特禽養殖、沼氣和光伏發電、優質稻麥生產,以及休閑觀光、產業扶貧等為一體,其可持續、可循環的模式,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示范樣板,帶動農業綠色向縱深推進。
泰興市以化肥減量增效為重點,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實施“有機替代無機”,擴大有機肥應用,不斷提升耕地質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促進廣大種植戶節本增效,助推綠色發展。 “100多畝田,用有機肥替代無機肥,不僅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有了提升,賺的錢多了,而且改變土壤的理化現狀,保護了土壤。我現在一遇到其他種植戶就推薦這種方式。” 黃橋現代農業園區種植戶張都喜說。
泰興市以農業標準化生產為抓手,圍繞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帶動綠色食品認證工作,目前綠色食品企業26家,綠色食品達70個。全市建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個,12個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今年,雪澄面粉、雪霞面粉、佳彩稻米入選江蘇省農產品品牌目錄,潤蜜葡萄獲得省最美綠色食品葡萄企業的稱號,泰興江沙蟹成功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
泰興市以供銷合作社為渠道,突出藥肥、農膜及農藥包裝廢棄物重點環節。“現在空農藥瓶也值錢了,大瓶子5角錢一個,小瓶子3角錢一個。”泰興市濱江鎮馬甸社區居民孫海梅介紹,每次治蟲回來,就將農藥廢棄包裝物從田里帶回。“今年一噴三防以及秧地的稻種拌種,產生了不少廢棄農藥瓶子,村居回收站點的人員下來收,比較方便。” 泰興市曲霞鎮佳月農場主印紅慶說。截至目前,今年全市累計回收利用農膜403.5噸,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117.3萬件。
泰興市以網格建設為框架,一盤棋統籌推進。全市建成鄉鎮藥肥零差率配供點41個,116個鎮村網點開設為農便民服務業務,形成了“市、鎮、村”三級農業服務體系。“今年,我種植了400畝水稻,全部使用高效低毒農藥,價格適中,服務比較及時,還有田頭指導。” 虹橋鎮丁號圩村種植大戶李文義說。“供銷社著力抓好基層網點的服務延伸,在上門服務和用種用藥用肥指導上下功夫,為綠色農業發展增添了供銷元素。” 泰興市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成楠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