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老人在銀行被抬起做人臉識別、老人無法出示健康碼進站遭拒……近期相繼發生的“老人被高科技拋棄”事件引發高度關注。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七個方面二十條具體工作措施無疑頗具現實針對性。
當數字化撞上老齡化,怎么幫助老年人越過數字鴻溝,泰興是這樣做的。 金融服務
泰興農商行等金融行業,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常態化開展上門便民服務。若老人需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等服務,家屬可通過電話或到網點如實說明相關情況后,銀行組織人員上門辦理。 就診服務
泰興市人民醫院安排志愿者和導醫,幫助確有困難的老年患者辦理掛號等業務。對于因特殊情況,如老人機、手機沒電等情況,無法提供健康碼的,可以通過人工通道登記核驗。 社保業務
1、社保卡申辦業務。老人可以由子女親屬攜帶雙方身份證原件,申辦人二寸白底彩色電子檔照片和委托書前來辦理。 身份證業務
2019年開始,為深化“放改服”改革,市公安局將身份證受理權下放到各派出所戶籍窗口,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身份證。同時針對長期臥床的病患、精神病患者、年老體弱的老人等,無法到現場采集指紋、照片信息的,可以到當地派出所申請上門辦證服務。 醫保業務
可以通過郵寄或者他人代辦的方式,提供相關材料,辦理醫保相關業務。同時在鎮村設置有協管員,可以協助辦理醫保業務。如果老人住院需要申請慢性病的,只需出院時填寫慢性病表格,相關資料提交給醫院,由醫院與市醫保局對接辦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面對老齡化時代,讓老年人共享智慧社會便利,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利用好數字技術,讓技術進步惠澤老年人,更好地體現我們這座城市的文明和溫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