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眼下天氣寒冷了。但是,奔波中途,或者回來后,都能喝上熱茶,吃上暖飯。實實在在有一種‘家’的感覺。”在江蘇泰興,快遞小哥常常念叨的“家”,并不是自己的小家,而是工會組織與相關部門和行業建立的“新家”。近年來,泰興從快遞小哥的“急盼愁難”入手,通過建立聯合工會、實施“驛家”建設行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等措施,打造“快遞小哥服務+”,讓他們感受“家”的溫暖。
告別“單身” 我們想要一個“家”“雖然簽了勞動合同,但我們最擔心的還是發生意外事故。”“不管是好天還是刮風下雨、酷暑嚴冬,都要去送單,就想著累了困了,有個歇腳休息、避風擋雨的地方。”從2019年10月份開始,泰興市總工會對快遞小哥群體進行走訪調查,他們“竹筒倒豆子”一樣把心里話都吐露了出來。“以前,我們有各種訴求、各種愿望,除了公司領導,也不知道向誰說。”快遞小哥楊衛健說。經過調查統計,泰興城區有郵政、順豐、中通等8家快遞公司,還有美團、餓了么2家送餐公司。“現在我市快遞員大約1200人,面對這么大一個群體,我們不能放手不管,必須要做點事情維護他們的權益。”泰興市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趙建華說,調研之后,決定成立一個聯合工會,來為這些快遞小哥謀幸福。
多方“聯動” 我們筑起一個“家” 2019年12月7日,泰興市快遞、送餐員行業工會聯合會正式建立,首批吸納城區900多名快遞、送餐員入會。“美團外賣”公司就率先辟出專門場地,建設了“小哥驛站”和職工之家。在“惠工郵路驛站”打造成“快遞小哥之家”的基礎上,改版升級“安康驛站”,統一配置微波爐、熱水瓶、紙杯、小藥箱、充電器等設施。今年年初,工會部門和郵政等單位相繼撥出專款,為快遞員購買了意外傷害保險。“當時,我是非常激動的,我們成天都是為人服務,想不到,也有為我們服務的。”中通快遞周飛翔說,感覺自己有了依靠,工作更有奔頭了。“今年我們決定將‘圓城市跑男夢、筑快遞小哥家’作為年度創新項目,進一步探索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泰興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李炳良表示。
置辦“家具” 我們健全一個“家” 泰興市總工會聯合相關部門給快遞小哥帶去了更多福利。組織教育培訓,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開設工“惠”課堂,利用網校、空中云課堂等,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安全生產教育等,在線參培人數超過1500人次。評選“最美快遞小哥”,推薦評選文明職工,增強他們的榮譽感、自豪感和幸福感。開展黨工共建行動,今年以來,先后組建了泰興快遞行業第一黨支部和第二黨支部,目前已吸納黨員31人,其中郵政快遞員8人。朱建華是天貓公司的一名快遞員,今年他不僅加入了工會組織,七一前夕還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此外,技能比武、全市快遞行業“能級工資”集體協商、扶貧幫困等一系列舉措,切切實實讓快遞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快遞小哥‘圓夢筑家’行動是一個新課題,有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快遞小哥的廣泛參與,‘快遞小哥服務+’將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李炳良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