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這些信息對不對,如果沒問題,下個月補助就會打到你的卡上。”
今年66歲的蘆明生因患有胃炎、腦梗等疾病需要長期服藥,平均每月買藥花費360元左右,這對孑然一身的他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壓力。今年,黃橋鎮政府為其落實服藥補貼后,蘆明生每月能領到110元,減輕了一定的負擔。
2019年底,黃橋鎮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在對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進行健康摸底排查時發現,全鎮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雖已脫貧,但有部分低收入戶因家庭成員患病,需長期支付醫藥費用,對脫貧質量造成一定影響。 深秋初冬,萬物開始蕭條,三里村的150畝茭白田卻一派繁忙,低收入戶劉學成正和村民們一起身穿防水褲穿梭其中,用鐮刀將一株株鮮嫩的茭白收割下來放進一旁的塑料桶內。
“現在茭白上市,我們種的茭白嫩、脆、甜,市場反響很好。”——黃橋鎮三里村黨總支書記汪浩 今年6月,汪浩與安徽能人合作,將村里的苗木荒廢地進行二次流轉,試驗種植雙季茭白。目前,茭白喜獲豐收,單季畝產可達4000斤,純效益7000余元。同時,茭白地里還套養了2000斤左右的黃鱔苗和野鴨,提升了土地產出效益。和劉學成一樣,在茭白田里打工的共有35名低收入農戶。
汪浩介紹,試驗種植茭白不僅為帶領低收入戶脫貧致富,同時也是為探尋村級產業發展、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打好堅實基礎。明年,打算再擴種200畝,成立合作社,把技術帶給村民,帶領有意向的村民一起種植。
脆嫩的茭白讓村民嘗到了致富的甜頭,在黃橋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黃橋鎮干群一心,充分發揚“黃橋戰役”精神,打好脫貧致富“組合拳”,堅持“靶向施策”,找準村級增收“金鑰匙”,建設落實57個村在經濟開發區的標房,實現村集體穩定收入標房租金953.5萬元;通過盤活利用集體資產資源,增加村集體收入1041萬元;共成立各類專業合作組織220個,增加村集體收入300萬元。截至2019年底,全鎮3597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以及34個經濟薄弱村全部完成脫貧目標。 黃橋鎮副鎮長吳洋:“我鎮將繼續加大加強防貧返貧監測力度,認真做好各項數據的采集,因戶施策,落實靠實的幫扶措施;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對重點監測對象,一戶一策落實幫扶措施;梳理低收入農戶應享受政策,做好部門對接,確保政策無遺漏;在鞏固好現有脫貧成果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低收入農戶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