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廠的操作工,到直銷產品的管理者,再到家庭農場經營者,80后的創業者費琳琳是出了名的愛折騰,但無論干哪一行,她都以堅韌的闖勁在行業內發光發亮。2016年,費琳琳回到廣陵鎮流轉100畝地,成立織夢家庭農場,從事綠色種養殖。幾年來,織夢家庭農場利用線上、線下銷售方式,不僅讓自家種植的蔬菜暢銷周邊縣市商超、農貿市場,還為全鎮眾多家庭農場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以銷促產、產銷融合的方式,幫助全鎮蔬菜種植戶穩定增收。
線上+線下,打造鏈接商超的產業鏈 在生產經營逐步走上正軌的基礎上,織夢家庭農場主費琳琳大膽嘗試通過微信、APP等移動端,拓展指尖上的銷售渠道。她開發了一款“搭伙”APP,讓農場的雞蛋、土雞等產品“搭上”微營銷、走俏“朋友圈”,擁有了一批粉絲客戶。線上下訂單、線下備貨,費琳琳在城區建立了多個配送點,由各個網點將農副產品分發給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熱心市民等,每個月的營業額超20萬元。“目前,‘搭伙’APP聚集了近百位‘團長’,分散在城區各個蔬菜配送點,為客戶送上新鮮的蔬菜,帶動了近百人就業增收。”費琳琳介紹,現在又利用直播平臺,探索在線直播帶貨,給消費者帶來可視化選擇,為種植戶帶去更多收益,保障農產品銷售渠道暢通。
合作社+家庭農場,構建共闖市場的聯合體 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織夢家庭農場牽頭組建泰興市廣陵鎮織夢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全鎮45家蔬菜種植類家庭農場加盟入社。合作社通過統一規劃種植、田間管理,引進先進技術和蔬菜品種,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在織夢家庭農場的示范帶動下,全鎮蔬菜種植總面積達5000畝。今年疫情期間,廣陵鎮一些家庭農場蔬菜滯銷。看著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優質蔬菜即將爛在地里,費琳琳急在心上。除了利用自己的“搭伙”平臺,在全市近百個銷售網點全力帶貨,她主動對接大潤發、大統華、美好超市等商超,通過促銷方式,幫助農戶銷售蔬菜。眼下,廣陵鎮100多個家庭農場以及附近居民種植的蔬菜,都送到織夢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統一配送銷售。農場工作人員對蔬菜進行精心分揀和包裝后,銷往大型商超以及農貿市場,日均銷售額2萬元以上。
就業+扶貧,奏響致富一方的小康之歌 經過培育,織夢家庭農場形成水蜜桃、蔬菜、雞、豬等立體式多元化種養產業模式,帶動周邊近50名剩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每人每月增加收入近1500元。“廣陵鎮織夢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所有家庭農場,累計提供農民就業崗位1500個,為村民增加收入近200萬元。”費琳琳表示,織夢家庭農場不忘自身的社會責任,主動幫帶12名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今年6月,幫助本村低收入農戶袁圣富,在線直播銷售黃桃,實現銷售額5萬多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