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訓開闊眼界,又提升產業發展技能。上課的過程中,又認識許多姐妹,為我廠里招納人才,幫助我解決了創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受益匪淺。”徐雪蘭感慨。連日來,泰州市“助力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農村留守婦女賦能培訓班在泰興市分界鎮開課。
精心設計課程。針對農村留守婦女特點,圍繞就業門檻低、就業方式靈活的行業開設,既有家政、育嬰、產婦護理等婦女同胞熱衷的專題課程,也有“快速開設淘寶店”“網店運營”“直播帶貨”等緊跟時代潮流的電商課程,還有手工編織、來料加工工廠實訓等實踐課程。培訓通知一經發出后,立刻得到全鎮留守婦女的熱烈響應,大家爭相報名,134名婦女參加。學員們紛紛表示,掌握一門技能,在家門口就業,既不耽誤照顧老人和孩子,又不耽誤做家務,還能增加收入。
培訓貴在持續。王廠村的徐雪蘭是一名“老學員”,是遠近有名的致富能人。年輕時和丈夫在外打工,多年前,作為一個大家庭的長嫂,為了照顧年邁的老人和幫扶弟弟妹妹,她回到家鄉創辦服裝廠。創業初期,困難重重,她也想過放棄。此時,人社部門的創業培訓送來一場及時雨。不僅系統地學習創業知識技能,還了解創業優惠政策,擴寬了創業思維,拿到了創富的“金鑰匙”。此后,不管工作多忙,鎮上的技能培訓,徐雪蘭總擠時間參加。邊學習邊實踐,服裝廠的產品質量提升,得到合作公司的認可。目前,正在爭取與海瀾之家、雅瑩等大品牌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脫貧致富奔小康進程中,人社婦聯等部門聯手,每年都開展系列職業培訓,送課到家門,對于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特別是農村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產生了良好的效果。今后,還要根據農村實際和市場需求,堅定不移地辦下去。”泰興市婦聯主席管玲表示。
項目同步落實。分界鎮滕興村藤編廠內,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們技術嫻熟,刀子、鉗子、藤蔓在手中起落飛舞,一件件藤編家具很快就完成了。“藤編工作時間靈活,不耽誤接送孩子和照顧家庭,工作也不算累,收入也不錯。”滕興村二十一組的姚愛香說。姚愛香是侗族人,從貴州嫁到分界二十幾年了,如今大女兒在外地工作,她一邊照顧讀書的小兒子,一邊想著找份工作減輕家里負擔。一聽說村里要辦藤編培訓班,她第一個報名。她心靈手巧,又肯吃苦,很快就掌握了藤編技術,被吸納到藤編廠上班,并成為技術骨干,擔任生產技術輔導員。滕興村以開發手工制品產業為突破口,因地制宜發展藤編產業,依托鎮婦聯舉辦的農村婦女創業培訓班,免費教授留守婦女藤編技術。
泰興市分界鎮婦聯采取項目技能培訓與能力提升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面向不同需求的婦女,今年已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技能培訓10余場,受益婦女1000人次。“既解決了本地企業的用工需求,又引領更多的婦女通過居家靈活創業就業增收致富,幫助她們享有出彩的人生。”分界鎮黨委委員、婦聯主席周潔琴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