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浩浩蕩蕩,奔涌東流。被譽為“銀杏之鄉”的泰興市因江而生,依江而興,城市的經濟發展也像大江激蕩的浪潮一般奔涌向前,積極融入到長三角一體化,是長江經濟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近年來,泰興市在打造特色經濟的同時,不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突出綠色發展,擦亮了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位于長三角地理中心的泰興經濟開發區是綠色發展的積極踐行者。這座始建于1991年的開發區是全中國最早的專業化精細化工園區之一,綜合競爭實力十分雄厚。在發展過程中,泰興經濟開發區逐漸意識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在堅持高端化、精細化、國際化發展方式的同時,將綠色發展納入了園區建設的主題中,先后建成了生態涵養區、污水處理系統和環境監測體系,“三廢”處置實現了無害化、資源化。 在泰興經濟開發區內,有一個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工程。工程按照“三地”(綠地、濕地、林地)共建,“三效”(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景觀效益)相結合的要求,在堤外采取“高灘建設林帶,低灘栽植水生植物”的模式,恢復江灘濕地風貌;在堤內則采取植樹造林的方式,形成生態林帶,還在其中增加小游園,為百姓的休閑生活提供便利。現在的長江沿線已然形成了一條蜿蜒的綠色廊道,是市民沿江賞景的好去處。
經濟開發區內工業企業聚集,必然會產生大量廢棄物,如何處理企業排放的污水是泰興市一直致力解決的難題。泰興經濟開發區配套建設尾水凈化生態濕地的做法為解決這一問題交出了完美的答卷。污水在工廠內處理達標后,通過濕地進行生態過濾,以達到深度凈化的效果,然后再排入水系,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水資源的污染。目前,尾水凈化生態濕地工程已建成80畝,尾水經生態濕地凈化后水質明顯提升,經常有各種水鳥在水面嬉戲,被稱為“環境指示昆蟲”和“水質勘測檢測燈”的蜻蜓也頻頻出現。
解決污染問題必須從源頭抓起。老A區是泰興經濟開發區建區時最早進駐的16家化工企業形成的化工集聚區,隨著時間的推移,污染物排放量多,安全環保隱患大的弊端日益凸顯,園區立即著手開展老A區化工企業關停拆除工作。目前,16家企業已全部關停、拆除結束,不僅改善了周邊環境,還騰出了30畝建設用地。 銀杏飄香,幸福綿長。現在的泰興已成為長三角最具商業潛力的城市。漫步在這座濱江小城,可以看見城在水中映,人在畫中游,長江的波光之中,倒映出城市的繁華。為長江添綠,為未來留白,是這里的人們對長江最真摯的告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