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多次強調,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的確,國無才不立,業無才不興。俗語有云:“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如何才能吸引人才,關鍵是要有能夠留得住人才的方法,要能滿足人才的需求點,要用心吸引人才,才能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只有撐起護航人才振興的“三把傘”,防止人才的流失。 吸引人才,要撐起“政策”的保護傘。如何才能招引人才,讓人才能夠踏上這片土地,首要就需要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消唯戶籍的政策,擴大年齡范圍,摒棄唯地域、唯學歷引進人才,通過各方面的努力營造尊重、關心、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鄉村振興的今天,需要大量的農業農村有關人才,需要適當的放寬政策,讓真正想留下來、愿意留下來的人能夠有機會承擔自己的使命,作出自己的成績,發揮自己的價值。 留住人才,要撐起“人情”的安慰傘。隨著時代的發展,人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如何才能牽住人才的心,找準人才的需求點,是能否留住人才的關鍵。既為人才打造一個優良的“前方”的工作陣地,也為人才提供一個舒心的“后方”生活環境。要“因地制宜”,根據人才的特點和特長,將他們放在可以充分發揮個人特長的位置。更要“走心”,服務要做到人才心坎里,用情留住人才。關注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接受人才的新的工作理念,打破陳舊的慣例。如果是創新就業人員,通過項目資助、創業扶持、貸款貼息等方式對創新創業人員給予幫助,多層次滿足人才的需求。要讓他們在工作生活的地方,找到歸屬感和成就感。 守住人才,要撐起“包容”的防御傘。作風要轉到人才心坎里,用禮激勵人才。園圃里長不出參天大樹,人才的各方面的發展需要好的作風環境來滋養,太多框架的束縛反而會限制人才的作用發揮。要破除“家長制”“一言堂”等工作上的“專制”,給人才留下自我探索、自我思考和實踐的空間。各用人單位要尊重人才的個性,順勢引導,不抓“小辮子”、不扣“大帽子”、更不“拍板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引進一批人才,有時就能盤活一個企業,甚至撬動一個產業。”人才工作在做好攬才文章的基礎上,著力做好留才文章。實踐證明,哪里的政策好、環境優、體制活,人才就會流向哪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