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午后,細雨紛飛,地處泰興市黃橋老區的古溪鎮東雁嶺村安靜了下來。此時,東雁嶺村第一書記徐勝并未休息,他帶著剛剛獲得江蘇省脫貧攻堅“扶貧濟困獎”的喜悅,正騎著電瓶車趕往村民顧金發家。 剛進院門,便聽到一陣讀書聲。70歲的顧金發拿來板凳,說:“徐書記,午飯還沒吃吧,我去給您弄點。”“老顧,和我就別客氣了,我就是來看看娃,今天給你把八仙桌換了。”隨后,徐勝從車上拎下一箱牛奶和一袋子水果,帶來一張圓桌……看到這些,顧金發紅了眼圈,他心里有筆賬:祖孫四代居住在一起,上有90歲高齡的老母,下有正在上小學的孫子、孫女,自己患有肺氣腫、心臟病,愛人患病,一家的收入只能靠兒子在外打零工。而這些,徐書記一直惦記著。“初次走訪,發現家里連像樣的吃飯桌凳都沒有,餐桌是那種老式的八仙桌,還在不停地搖晃。”徐勝介紹,他與村里的干部商量,按照程序迅速為這一家人辦理了農村低保,利用公益崗位為顧金發的妻子安排了保潔員的工作。
“主動上爭,在古溪鎮工業園區購買12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每年可為村集體收入增加12萬元;召開村民會議,將村里廠房租金從800元/畝提高到1500元/畝,5元/平方的管理費,讓村民又多了一份收入。”一連串硬核措施,讓村民們很快就見到了這位新書記的“能量”,而首筆千萬元項目的用地簽約,更讓村民們直呼想不到。“說到這個,我是真服了,機關部門下來的就是腦瓜子活,用服務就能換錢。”村里負責工業經濟的顧章龍坦言。
2019年,東雁嶺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比上年增加12萬元,達到47萬元,綜合考核排名在全鎮14個村居中由第12名提升到第7名。2020年,全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將達到60萬元,全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已經脫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