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拿到相關審批手續之后,江蘇燕偉門窗幕墻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偉平這樣描述欣喜的感受:“想不到一對一服務是這樣的,自己幾乎不用操心;想不到涉及多部門的審批,竟能有綠色通道集中審批,省了不少時間。”

燕偉門窗幕墻是城區工業園區引進的重大項目,總投資5億元,目前企業50畝工業用地已經獲批,進入項目開工報批階段。同樣,位于泰興高新區的江蘇先進技電半導體高端裝備制造項目計劃總投資3億美元,為我國芯片產業發展提供裝備支撐,項目建成后,可年產200多套12英寸晶圓半導體高端裝備。項目今年2月25日立項,只用了62天就拿到施工許可證。
在這62天里,泰興市行政審批部門對該項目推行容缺預審。在土地證未辦理的情況下,該局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協商,為項目開具了用地和規劃設計容缺預審意見,讓企業提前進行總平圖設計,并為其進行總平圖的容缺預審,充分利用等待土地證的窗口時間。同時,按照“扎口受理、信息互通、合并材料、同步進行”的要求受理操作,并落實專人幫辦代辦。每周,組織代辦員、審批部門負責人對先進技電項目審批情況進行梳理核對,對該項目審批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及時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會商會辦,部門之間項目交流核對項目情況,給予項目最優的辦理方案。
“公司在建廠之前就已經接到了大量訂單,從目前的工程進度來看,預計明年春節后,我們一號廠房就可以初步投產了。”先進技電項目現場專業工程師郭昱開心地說。

這樣的效率,得益于泰興市成立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獨創“四個一”政務服務工作法,致力打通審批過程周期長、環節多、中介多等“難點”“堵點”,全力助推重大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
今年,泰興市行政審批局建立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工作機制,通過設立審批專區、推行容缺預審、審批“全程跟蹤”、優化幫辦代辦等創新舉措,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建設工程從立項到施工許可涉及自然資源規劃、住建、生態環境、應急管理、消防、氣象以及審批局7個部門,今年,市行政審批局通過推進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設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受理窗口,變審批事項“多次辦”為“一次辦”,“多頭辦”為“一窗辦”。
“目前,重大項目綠色審批通道專窗安排了專人專班負責重大項目信息的分發、推送、流轉。建立一企一冊全周期審批臺賬,對所有園區在建項目審批實施‘掛圖作戰’,審批進程一目了然,倒逼審批提速增效。下發《重大項目審批進度跟蹤紀實表》,簽字留痕,確保每個項目節點有人跟、有人辦。依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線上、線下’全程監督。每周召開工作例會,對新進項目進行聯合預審,明確相關環節審批事項、審批時限、資料清單、收費標準,不斷提高審批通過率、辦結率。”泰興市行政審批局重大項目綠色通道負責人徐沛介紹,重大項目綠色通道每周二都會常態化召開審批科室負責人、三區三園代辦員、綠色通道專窗工作人員作例會,對新進項目進行聯合預審,及時交流重大項目審批進度,及時解決項目審批過程中的各類矛盾和問題。

如今,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形成了“一張表”管到底的系統,只進“一扇門”好辦事、辦成事,成為“泰興速度”的一張新名片。今年以來,全市共有105個重大項目列入綠色審批通道,平均節約時間約107天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