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服務好基層人民群眾愈發重要,群眾最擔憂的不是上面沒有惠民舉措,而是政策始終“走在路上”,服務始終“停在嘴上”,實惠沒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作為基層干部,必須著力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全心全意服務好群眾。
首先,要發現“最后一公里病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層一線是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但也遍布“棘手事”、“矛盾窩”,做好基層工作委實不易,很考驗基層干部的能力、定力與心力。對群眾,要多用力組織凝聚群眾,要常進百家門、勤問百家憂,了解群眾所想所期所盼,俯聽群眾所恨所怨所言,發現自身存在的“最后一公里”問題。要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多用情聯系服務群眾,做到“網格服務走到家、細致工作做到家、居民意見聽到家、好事實事送到家”。 其次,要找出“最后一公里病因”。一是便民服務跟不上,有的便民服務中心雖已建成,但受基層事務繁瑣、人員不充足的雙重影響,經常發生人員在崗不在位的現象,人民群眾依然辦事難,這就和群眾之間無形中產生了一堵墻;二是業務水平跟不上,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的住房、養老、醫療等惠民政策總是“走在路上”,就差那么一點點,造成“近在咫尺,遠隔天涯”瓶頸;三是工作能力跟不上,部分基層干部雖然在基層具有一定的帶頭作用,但受限于自身文化程度,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基層發展的需求。 最后,要對準“最后一公里下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破解為民服務難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必須以讓群眾滿意為核心,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責任擔當、有優良品德、有服務意識”的干部隊伍,提升基層服務水平,主動作為、大膽創新,在聯系服務群眾上多用情,在宣傳教育群眾上多用心,在組織凝聚群眾上多用力。為群眾提供精準、便利、規范、高效和多樣化的服務,切實解決群眾“關鍵小事”,打通服務群眾暖民心的“最后一公里”,讓黨員干部、辦事群眾找到家的感覺。 “說一千道一萬,服務好群眾最后一公里是根本。”作為基層干部,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需求,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把改進作風的各項措施落實到“末梢神經”,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難事不出縣”的工作目標,將服務群眾的成功做法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固定下來、堅持下去,并逐步轉化為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