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視播出了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86歲的泰興人張嵩祖(時任志愿軍政治部文工團團員),講述了他在朝鮮戰(zhàn)場的故事。 我的抗美援朝故事丨張嵩祖:躲過飛機掃射 我們那時候是都比較小,十六七歲的這個小鬼。當時燒東西燒火燒柴,都要我們文工團自己的團員上山去打柴,砍一點點當?shù)乩习傩赵试S我們砍的一些松樹。結果在拉回來過程當中,我們就分了隊,往下走的時候,大家看到一個飛機,(美國)海軍的F-14飛過來。我們都沒有經(jīng)驗,都是小孩子,以為這個飛機被我們的炮團打下來,它搖呀搖這樣,飛機機翼里面冒了一個濃煙,在那搖,我們以為是打著了掉下來,結果旁邊一看飛機,大一點的戰(zhàn)友(說)飛機掃射了,臥倒,這樣,完了我的旁邊是我那個隊長,一下子把我推到那個溝里邊,結果那一排子彈打下來,經(jīng)常碰到這種飛機掃射。(我們)睡覺就睡在那個簡易的外邊那個房子里面,到了半夜就有一個命令說,起床,馬上要趕到另外一個軍里面,去準備演出,一大早馬上起床,打好背包,汽車開去了。到午后四點鐘,飛機來了,把我們這個地方都炸平了,所以后來講說你們走的真巧了,就像這樣的事情經(jīng)常蠻多的。 張嵩祖,1935年出生,泰興張氏三鳳堂家族二十二世孫,是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代版畫家,我國肖像版畫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內的杰出代表。其父親張作人(1900—1991),原名念恃,號覺任,著名生物學家。 194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廣州,11月舉行了解放廣州入城儀式,在這個歡慶的日子里,全城唱響了“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qū)的人民好喜歡……”就在這一天,15歲的張嵩祖和同學們懷著火熱的激情,報考了廣東軍政大學。
1950年6月,張嵩祖被十五兵團文工團選為文藝兵,不久,北上安東,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文工團員(后文簡稱:志政文工團),入朝參與戰(zhàn)地文藝演出,并榮立三等功。
左為張嵩祖,中為人民軍傷病被俘人員,右為人民軍協(xié)奏團樸同志。 偶遇元帥
難忘“啊嬤妮”
1955年三月初,張嵩祖加入了復員團隊,離別了培養(yǎng)他成長的藝術搖籃——志政文工團。
1992年張嵩祖懷著對長眠的戰(zhàn)友和至今健在而垂垂老矣的戰(zhàn)友的想念,刻了木刻畫“戰(zhàn)友”。 回到祖國的張嵩祖考入杭州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版畫系,從此,藝術與他的生命融為一體,成為當今中國人物肖像畫領域頂尖人物。 張作人 2010年,泰興籌建名人館,其父張作人以中國著名生物學家、中國原生動物學會理事長、中國實驗原生動物學的奠基人的身份入選泰興名人。接到泰興有關單位征集展品、資料的通知后,80歲的張嵩祖數(shù)次往返上海泰興,按要求提供實物資料。
2015年,專門介紹泰興張氏三鳳堂家族的《重回三鳳堂》一書出版發(fā)行。得知這一消息后,張嵩祖克服老年白內障手術的困難,為該書創(chuàng)作了《紀念先祖張載》藏書票。該藏書票構圖精煉、惟妙惟肖,意境深邃,這是泰興歷史上首枚專為泰興人的著作制作的藏書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