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俊 ,91歲,原七圩四仙丁馬村人,1948年8月參軍,經歷渡江戰役、抗美援朝戰役。雖是鮐背之年,卻精神矍鑠,講話條理清晰、笑聲爽朗,樂觀的精神瞬間感染每個在場的人。
19歲那年,我參軍入伍
1950年,部隊駐扎舟山群島。在此期間,我患上血吸蟲病,到嘉興進行治療,后服從組織安排,去衛校學習衛生員技術。 1952年9月3日,抵達朝鮮
到達安東,我們還穿著秋天的單衣,在那里,我們每人發放了一套冬衣,2斤重的棉被。9月3日,部隊入朝,第一站新義州。在新義州休整近2個月后,我們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入朝戰斗。 “kongkong kangkang”,每天,美國人的炮彈在我們頭頂密集轟炸。作為衛生員,戰場救人是我的使命,也意味著我離死神更近。一次戰斗中,我沿著河道出發迂回救人,同時,美國人的飛機也發現了我,坦克炮、榴彈炮,先后三次對準了我。好在,年輕時候的我身手還不錯,憑借一個轉身借位,躲在了一塊石頭后面,逃過一劫。三八線附近的那次遭遇,榴彈炮從我頭上擦過,而我,僅僅損失了一頂帽子…… 歷戰火,才知和平珍貴
每次,當我們遇到朝鮮人民時,他們都會熱情的邀請我們:“您好,進來坐坐吧!”“謝謝您!”這期間,我也學會了簡單的朝鮮語交流,至今還能說上兩句。1956年,在回國的車上,我用朝鮮語對歡送我們的當地群眾說:“我回家了,有緣再見!”
1956年回國后,我復員回鄉,先后在泰興縣人民醫院、泰興縣血吸蟲病防治站(后為衛生防疫站)工作,直至1991年離休。1961年,在老家人的介紹下,認識了我的妻子丁基芳,生下1兒2女。
退休后,我喜歡上了打門球,已經堅持了29年。每天,我會在固定時間約上球友打球,陪老伴做飯、閑話家常,日子平淡而舒適,而我也益發滿足且珍惜。經歷過戰爭的殘酷,目睹了生命的轉瞬而逝,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是我自己最大的滿足。
|








